身份证号码:13072819890415XXXX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市政建设的现场管理是有自身特殊性的,因为在市政建设的现场,要面对的问题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问题,这就需要市政建设的管理人员,具备非常好的临场反应能力,可以对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即便是遇到一些突发问题,也可以及时制定出处理方案,避免各方面的损失。本文对市政建设现场管理的一些不足展开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希望对提升市政建设的整体管理水平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与对策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项目也逐渐增多。市政工程项目其质量安全对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市政工程的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也无法保障。因此,做好市政工程管理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只有这样市政工程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因为市政工程包含很多施工作业种类,多数情况下需要联合作业,极易发生露天高空作业等多种安全事故。因此,一定要做好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工作,把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同时,严格依据施工前签订的合同进行施工,使企业的工程效益得到保证。
1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机制本身存在着不够健全的问题
市政工程的开展首先便需要在施工现场对全局进行合理的把控,即对工程的质量、工期、效率、成本等问题综合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市政工程科学顺利地进行。然而,目前有一些市政工程施工方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并不能制定出清晰明了地现场管理机制,导致各项工作人员在义务上分工不明确,难以做好自己份内的任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在施工现场中出现随意堆放的建筑材料和工程设备,这不仅导致了工作坏境的恶化和混乱,更会造成人员和资料的剩余浪费,以及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安全隐患。还有一些建筑公司投机取巧地寻找监管的漏洞,即使未备好应有的程序和文件,也会不考虑程序和规则开始施工,导致项目管理缺乏可行性和有效性。因此,不仅政府方面应加强监管的力度,施工企业更要学会自检,确保市政工程的每一个步骤圆满落实。
1.2不注意材料、设备的管理工作
每个市政工程项目都涉及施工原材料和施工设备,材料和设备是工程的基础。但是,现阶段市政工程在原材料的采购、储存、使用和施工设备维护的各个阶段,管理上都存在问题,这样就导致施工现场经常发生安全事故。不同于其他行业,市政项目建设有众多的部门参与,参与人员很多,过程复杂。不建立统一的施工设备原材料管理制度和维修计划,施工现场管理将得不到落实,引起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采购人员采取不法手段谋取个人利益,导致采购资金超预算现象,这实际上增加了市政单位的采购成本,使市政单位的工程效益大打折扣。在原材料的使用中,由于请料制度不完善,导致没有很好地控制原材料的使用,施工人员很轻易地领用大量的材料转卖出去,现场管理极其混乱,对市政工程效益造成极大的威胁。
1.3难以实现全面施工质量控制
因为市政建设是很多项目组成的,工程量非常大,现阶段在市政建设中质量控制的主要方式是抽样检查,但是这种检查的方法是比较有片面性的,无法实现全面性的质量控制。在进行检查的时候容易留下疏漏,一些施工项目的质量并不符合标准。就需要进行工程重建,甚至会造成停工,这些都是会给企业造成人力以及经济上的损失。
2市政建设现场管理的强化对策
2.1建立合理和科学的管理制度
市政单位管理要注重组织结构、建设过程,部门间必须保持信息沟通流畅,效率高。现阶段,必须完善目前的管理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尽量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性。首先,施工前建设单位就要制定管理目标,接着,把单位的总目标细分为每个建设人员的个人目标,增强建设单位每个岗位的责任意识。其次,制定管理体系的时候,内容要尽可能的详细,并通过细节来达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的目标。最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市级单位要顺应潮流,加强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科技应用增强管理能力。如市政单位为了使部门之间的交流能够更加便捷,应用先进的技术,例如BIM技术搭建一个平台,每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平台进行,讨论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探讨应该使用那种施工技术,用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把问题解决,使现场管理更加完善,使市政单位的施工现场控制能力得到大幅的提升。
2.2针对市政路基进行处理的技术要点
第一,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对市政路基中的软土路基进行科学的处理,在施工之前,应当根据设计图纸中所提出的要求,结合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来对水泥搅拌桩的中心坐标进行明确,提前将相应的钢筋桩进行固定。在对施工所需的水泥浆液进行制备之前,应当根据市政工程的需求来确定合理的水泥使用数量,在进行搅拌喷桩施工时,相关人员应当对水泥搅拌桩的喷桩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提前对水泥桩进行测试,参与到测试的水泥桩数量必须要多于三根。如若桩基础周围存在着数量较多的软土,就应当合理提升水泥的使用数量。相关单位应当保证水泥浆液的质量,避免产生离析现象,在采取泵送浆液这一方式时,应当确保其连续性及稳定性。在成桩之后,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对水泥土搅拌桩的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才能够进行后续的施工。第二,相关技术人员做好强夯施工。强夯施工又被称之为固结施工、动力压密施工,主要是采取大型起重机,让重锤从指定高度进行自由落体,以此来实现对市政工程软土路基的压实。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便是强夯施工参数的制定,相关技术人员应当根据市政工程路基的实际情况,来对强夯施工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第三,相关技术人员做好排水固结施工,应当根据市政工程路基的结构特征,在软土地基之中设立相应的砂井,采取塑料排水带及袋装砂井的方式,来确保市政工程的排水效果。通过排水固结施工,能够确保市政工程软土路基中的相关水分得以排出,使得地基的稳定性得以提升,让市政施工的质量得以保障。
2.3管理流程化
管理是在市政建设中始终贯穿的重要活动,其中不仅涉及到现场管理,还涉及到施工前的管控以及施工后管理。市政建设的现场管理,是动态化管理以及全面化管理的过程,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直接的管理流程,加强对管理流程化的重视,并在每个环节制定出良好的管理方案,保证市政建设的质量以及安全都能得到充分管控。
结语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正处于持续推进的上升状态,人们愈发意识到提升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重要性。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施工方,参与市政工程建设的社会各方都需要努力创新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化合理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效率与效益,促进城市和国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秀秀.市政工程中环保型施工措施及施工管理的应用及作用分析[J].大众标准化,2019(18):175-176.
[2]孙洪阳,张洪宇,冯俊峰.关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环保型施工措施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133-134.
[3]熊祎滢.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案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武江路立交工程为例[J].城市建筑,2019,16(29):179-180.
[4]张永生.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J].四川建材,2020,46(01):177-178.
[5]万疆.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居舍,2020(0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