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显杰
青岛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 266011
摘要:当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要求并不仅仅限于最基本的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还需要对于建筑物的使用舒适度、建筑物的表现形式、建筑物的美观程度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因为建筑工程是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面临着各种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消耗,也就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基于试论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材料和新技术;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对于当下的标准化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而言,进行环保建设能够有效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节能环保的理念已经深入当下的居民心中,在居住环境的选择上,不仅需要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环保建设。节能环保也是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的表现,能够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进程,实现人类社会的文明演进和生态环境的有效建设之间的统一。
1建筑设计的本质和目的
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将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考虑到其中,也将设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的指导之下进行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建筑设计中需要做好科学性的设计和合理的分析,保证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融入更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工程的艺术性和安全性等。建筑设计可以体现了艺术性的特点,也可以保证好用户在多元化方面的需求,因为建筑意义的本身就在于满足人类的需求。最初的建筑是为人们提供了遮风挡雨的环境,避免人的生活受到了严重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在人们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提升在艺术性、实用性、舒适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的工作。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和资源的匮乏,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也是最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内容。在此过程中对于建筑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建筑设计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满足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效果。
2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原则
建筑设计过程中包含的技术、材料类型较多,但并不是所有是新技术、新材料均能够推广使用,在建筑设计中,考虑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必须考虑其经济性、和谐性和因地制宜等原则。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成本投入大,经济成本是建筑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中,要优先考虑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建筑工程的经济性,从而实现控制经济成本的目的;同时,和谐性也是建筑设计在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时必须遵循的原则,确保建筑工程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建筑工程不对周边生态造成破坏。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要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另外,还需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的地域存在地域差异,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不尽相同,新材料的使用成本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考虑建筑工程的地理特征,选择合理的新技术和新材料,确保其合理利用及绿色环保。
3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新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将数字化技术逐渐推广至现代化建筑行业中,促进了建筑设计质量升级和风格的多样化。新型数字化技术主要包括数字处理技术、数字储存技术、数字经济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在建筑设计行业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建筑设计的水平。尤其是在建筑逐渐迈向智能化的当下,新型数字化技术将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应重视新型数字化技术在建设设计中的应用和推广,通过对建筑设计理念及数字化技术的完美融合,提升建筑设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功能需求,促进建筑设计行业健康发展。
3.2BIM技术的应用
通过对建筑信息的有效整合,能够实现虚拟建筑模型的构建,监督与管理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参数设定中应该以建筑构件为依据,满足数字化处理工作要求,编码处理建筑构件后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衔接性,增强数字化建筑模型的整体性。尤其是在现代化工程建设中涉及更多的数据信息,只有实现资源的快速共享,才能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在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能够整合各类数据资料,使设计理念充分落实在施工环节当中。
4建筑设计中新材料的有效运用
4.1隔热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隔热材料是重要的施工材料之一,为保证建筑具有良好的隔热功能,并降低建筑能耗,应在设计中选择具有良好隔热功能的材料。现如今,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常见的且先进的隔热材料是三层玻璃材料。相比较传统双层玻璃而言,多增加了一层,三层玻璃材料中的最内层,其发挥的作用是反射阳光,中间一层为空气层,其作用是吸收外部穿入的热量,而最外一层玻璃的作用是阻隔外部热量。由此可见,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运用隔热材料,不仅能保证室内拥有舒适的温度,还能有效保障建筑施工质量。
4.2透水混凝土、植生混凝土、清水混凝土
混凝土从早期冰冷坚硬仿佛与创意设计相背离的形象中逐渐脱离出来,显示出了多样性的创造活力。外墙大面积使用混凝土以获得长期充分的饰面稳定性。泡沫混凝土和其他轻骨料混凝土,随着施工工艺的推广普及,也随着设计和施工单位对其性能控制要求的了解更深入,从楼地面回填到屋面找坡保温都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透水混凝土、轻质植生混凝土都是兼顾大孔隙率和高强度的材料,应用到城市道路、停车场、种植屋面等场所,充分响应了生态城市对水和植物的需求,在凝固的形态之间与自然的流动和生长实现和谐共存。清水混凝土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近年来随着国内施工工艺的提高,建筑师在设计中应用该项技术的机会越来越多。模板技术的升级,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直接的观看和触摸,欣赏到混凝土理性而随机的自然美感。
4.3通风材料
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中,除了需要注重隔热材料选择和使用以外,还要对新型通风材料的应用加大认识。因为在建筑施工中,以及居民入住期间,通风作为室内、室外空气换气的主要途径,对保障室内空气新鲜具有重要作用,相比传统的通风材料而言,不论是对空气的过滤作用,还是发挥的作用和效果,都远远不如新型通风材料。如:通过窗进行通气,是目前常见的通风渠道和方式之一,但传统的窗体材料针对室外空气不能起到过滤作用,因其室外空气具有一定量的灰尘,所以难免会对室内空气及其环境造成影响。而新型窗体材料在换气中,不仅能对室外空气起到过滤作用,还能有效保障室外进入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干净度。此外,用户还会使用排风扇进行通风,但是传统排风扇在通风期间,针对油污的排放效果较低,相比新型通风材料制作而成的排风扇效果低。由此可见,新型通风材料不仅符合现代建筑行业发展需求,同时还能有效保障室内、外空气质量。
结束语
房屋建筑在整体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当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优化整合的设计,能够有效加强当下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势头,并且能够有效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刘旭.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J].居舍,2020(01):35.
[2]孙琦.浅谈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01):105-106.
[3]晏晓波.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中的运用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3):20-21.
[4]胡宇.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