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锋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接山镇人民政府 山东省泰安市 27150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基础建设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减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因此,如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建议
引言
农业生产是农村的主要经济支柱,而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生产的物资基础,对于农田灌溉、畜牧养殖、合理利用对水、土资源等起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现将自己的一些拙见总结如下。
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及科学技术水平都在不断发展,但是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农业建设及农业生产还非常重要,还需要利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农业生产产量的提升,促进我国农业实现飞速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面对恶劣环境状况的时候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例如遇到大范围的干旱,促进农田水利工程有效的缓解这些灾害,能够减少人们生活中的不便,还能够防止出现重大的损失。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形式是多样化的,所以维护及管理工作必须相对高效才能发挥其作用,才能有效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所以必须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
1问题分析
1.1资金不足
资金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无论是工程施工还是设备的引进与日常维护以及技术人员的聘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因不同地区经济状况的不均衡,使得一些地区存在资金不足现象,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资金筹措困难,影响工程的顺利进展和有效管理,加之资金监管不到位,资金运用到工程建设的效果不显著,制约着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另一方面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远远超出其运营后的收入,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1.2设备陈旧,灌排设施不配套
设备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物资基础,由于资金、规模等原因,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陈旧、“带病”运行的现象非常普遍,而这样运行的结果就是使工程建设的蓄水及灌溉能力大大减弱,水泵排水能力越来越差,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更不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农田灌溉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用途之一,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灌排设施不配套,灌溉效率低,设备年久失修,虽然相关部门进行了维修,但一些重点问题很难得到彻底解决。
1.3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些老旧型工程存在产权不明问题,导致责任分工不明确,管理混乱。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现场巡查不到位,缺乏专业性、专职管理人才,很多管理人员还兼任其他工作,无论工作经验还是理论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管理效率低,设备维修不及时,很多潜在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质量的提升。农民对于工程建设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热情,对项目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无法得到应有的发挥。由于管理制度不严格,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工程进度达不到要求,很难预期竣工。
1.4工程设计不合理,监管和验收不严格
一些地区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在原有设施基础上的再次改建,设计时对适用的区域规划不明确,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条件,致使工程超负荷运行,工程设施寿命缩短,降低了工程的使用年限。监理单位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监管机构不完善,很多基层的水利部门缺乏检测的专业设备和专业化人才,监管和验收不严格,仅凭简单的视察做结论,缺乏科学性,监管工作形同虚设。
2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建议
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要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
2.1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向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2.2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
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设计的单位设计,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权力,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能使用;所有审批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招标办组织建设单位和有施工准入证的3家以上企业或单位,依据设计工程项目进行投标,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度,引进竞争机制,规范施工管理,明确工程投资,遏制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腐败现象,签定公证合同方可进入施工。
2.3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和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施工准入证是指具有一定的水利施工技术和条件,能达到一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施工企业,准许其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一种制度。已取得水利施工准入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施工人员为标准确定,施工准入证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并检审;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质监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质监员,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随时配合质监员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填写检测记录,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如设备、水泥、钢材、试件、试块等能验证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双方共同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才能作为保证资料、必备资料和安全资料汇入施工档案,为综合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2.4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
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同时施工单位也要报经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的施工保证资料和必备资料,汇总的真实完整资料一套备案。县水利局根据竣工报告和施工资料,组织有关设计、质监和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通过听取报告、查询资料、检测实体、细查局部的程序对所建工程验收,做出该工程的综合评定意见,所有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和结算工程款项;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建设程序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对年内新建工程项目进行评优,对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凭验收证明兑现一定的奖励,同时加强宣传,形成一种狠抓工程建设质量的良好社会风气,对未按建设程序施工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报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罚,并通报批评和备案,特别是不按有关规范施工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严厉打击,决不手软。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质,因而不能以偏盖全的按一个模式或经验进行水利建设和监督管理,而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地质、气候和人文环境,建立和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体制,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日常生活服好务。
2.5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3总结
总之,小农田水利是水利建设的好朋友,与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加强小流域流域管理,提高整个项目的质量,能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大便利。因此,在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应采取以下措施实现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如改善管理制度缺失、资金投入不足,在维护和改造难度信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成双. 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 建筑与装饰, 2019(22):83.
[2]林秋伟. 浅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 水电科技, 2019(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