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5期5月   作者:郑海道
[导读]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的新概念,有利于工程进度、施工成本及施工工人的管理,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
        郑海道
        海南省儋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海南 儋州  571700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的新概念,有利于工程进度、施工成本及施工工人的管理,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全面协调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需要施工单位精细化管理的大力支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工作,合理设计施工系统,才能高效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质量和安全是衡量建筑施工合格的唯一标准,全方位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才能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精细化控制;现代化
引言
        为了施工各环节有序地开展,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就要具有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达到预期的目标,分析精细管理在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以往建筑工程管理方式主要有3 个步骤:施工前的计划、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施工完成后的建筑评估,管理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人员无法准确了解工程的每个工序进度和具体情况,当工程发生问题时,只能事后进行补救与维护。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则是对施工的整体进行监督与控制,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施工细节都在管理范围之内,这种管理方式不仅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创新,还能进行查漏补缺,将传统方式中无法管理可控制的小细节进行管理,通过抓细节减少问题的发生,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精细化管理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当前阶段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利于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能让我国的建筑工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面精细化管理除了精准管理建筑材料及设施设备,还能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配置人力资源,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精细化管理是建筑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方向,也是整个行业不断发展的目标。
2建筑工程当前管理现状分析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而且还能有效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众多的纰漏。然而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由于缺少重要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果,管理方式随之变得空洞粗糙,对建筑工程的开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2.2监督管理不到位
        目前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一味的追求工程的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由于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彻底落到实处,令很多的进度管理机制在施工的过程中很难顺利开展,并且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对监督管理的认知度薄弱,缺乏构建监督管理体系的意识,致使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停滞不前,同时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还会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不能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大大影响了施工效率,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常常大材小用,很多具有专业监督管理知识和资质的人员被安排到其他的工作岗位,几乎触及不到监督管理工作,而施工人员通常又不具备监督管理的权利和义务,管理经验也因此相对匮乏,这也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不能落实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未能实现理想的建筑管理质量和效果。
3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
        3.1日常监督管理精细化
        由于施工流程的繁琐复杂,很多施工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并不会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流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与监督。

这其实是很不正确的,因为施工人员进入工作状态,往往会对工作环节中的风险性因素进行忽略,倘若有关的施工管理人员不对日常的施工流程进行精细化的监督与管理,那么就无法在施工人员即将遇到危险的情况下进行风险预警,这是很容易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再者,倘若管理人员不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进度以及质量进行监督,那么很可能会导致整个施工流程受到影响。因此有关领导应当制定精细化的监督管理制度,督促管理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精细化的施工管理。这样一来,倘若施工人员在日常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技术失误导致施工质量出现瑕疵,有关管理人员也能够及时察觉,并且讨论出相对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势必不会让施工质量问题拖延到竣工后,迟迟悬而未决。
        3.2实施精细化设计管理
        精细化设计往往子项多且工作量较大,比如在施工图精细化设计之前,首先要熟悉大量的施工图纸,必须要全面理解吃透,有些重要部位还要对照原设计图纸根据身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设计经验进行细化,如预制构件的尺寸、预留孔洞是否准确、楼梯的高度是否满足消防规范、以及各专业之间的碰撞等问题这些必须在精细化设计中加以改善、补充和纠正。同时,精细化设计还需要把协调工作贯穿于精细化设计和施工全过程,协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工作的质量高低,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所以,实施精细化设计管理是一个全面、复杂、专业性强的工作,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制定各专业精细化设计内容和重难点,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才能确保工程有序推进。
        3.3制定详细的施工管理计划
        精细化和现代化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以详细可靠的管理计划作为前提条件,所以针对于目前多数企业由于施工管理计划缺失而导致的管理职能混乱,权责部分等方面的问题,则应当从计划入手,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我国多数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管理工作开展方式都是依靠工作人员的经验而进行,所以相对存在一定局限性,在详细的计划制定当中,则需要针对其漏洞进行弥补,综合考量工程整体条件和因素,利用计划保障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树立明确的管理目标、程序和措施。
        3.4设立独立的施工管理部门
        由于企业对于施工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因此一些企业在内部组织结构当中缺乏施工管理部门的部署,多数以其他部门兼职进行工作,导致施工管理工作效率持续下降,对此,则应当设立独立的专业化施工管理部门,确保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有效开展落实。实行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模式,必须摒弃散漫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以独立的管理部门统筹规划施工期间的所有监督与管理工作,通过各级工作人员明确的职能划分,真正实现对于工程施工期间各阶段工序的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
        3.5构建完善的精细化管理考核机制
        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不只是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准的管控,还要做好人员的管理,因此完善的精细化管理考核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将工程管理的责任细分到每个部门甚至每个人,各部门间能互相监督、共同协作,对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出现问题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处罚,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结束语
        21世纪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巅峰,随着我国人口基数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量持续升高,而对于房屋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增加,但反观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现状,传统工程管理理念在应用当中不仅效率相对较低,而且有效性差,难免导致施工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下降,无法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此则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积极普及和应用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模式。
参考文献
[1]吴宁.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5):144.
[2]黄超.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研究[J].内江科技,2019,40(04):10+82.
[3]李国荣.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工作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2):176-177.
[4]张灿.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9):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