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田菊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6月11期上   作者:田菊
[导读] 简单来讲大体积混凝土指的就是混凝土构造的面积在一平方米以上,还要考虑由于混凝土内的胶凝物质产生水化情况而导致出现收缩的现象,从而产生具有裂隙问题的特殊性混凝土。

6127011986092XXXX9陕西省榆林市   田菊   719000

摘要:简单来讲大体积混凝土指的就是混凝土构造的面积在一平方米以上,还要考虑由于混凝土内的胶凝物质产生水化情况而导致出现收缩的现象,从而产生具有裂隙问题的特殊性混凝土。和其他种类的混凝土相比,大体积混凝土的面积会更大、构造更加密实,对于运用时的技术标准会更高,这是因为水泥内高度的水化热现象,极易导致构造物产生温度形变的现象。假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进行合理的控制,或者由于外部境况温度的变化和水化热原因致使混凝土内外产生较大的温度差异,包括混凝土内水分的流失,以上这些因素均会致使大体积混凝土产生大小不一的裂隙。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分析
        一、大体积混凝土在高层建筑底板中应用的技术
        (一)钢筋工程施工
        因为基础部分的底板属于钢筋混凝土的构造形式,钢筋施工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大体积混凝土的品质,所以必须对钢筋施工的技术方案进行充分了解、掌握和应用。另外,还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在对钢筋进行施工以前,必须根据设计的标准来对钢筋的规格进行选取,同时还要进行充分的检验,严禁有缺陷的钢筋进到施工场地;第二,钢筋的装配。在混凝土的垫底工作完毕以后,必须安排技能过关的人员来对钢筋进行装配,遵循由下到上的次序,同时必须充分遵照施工的标准,保证钢筋捆绑的稳固性,还要确保钢筋焊接处的牢固度;第三,质量核查工作。需要派遣专业队伍来进行钢筋捆扎、焊接、骨架稳固度等方面的检验工作,一旦找到质量方面的问题应该尽快排除。
        (二)混凝土振捣
        在对混凝土进行灌注工作时,非常多见的问题就是会产生各种程度的偏坡,因此想要确保混凝土振捣程度达到标准,大部分施工部门均会采用两台振捣器共同施工的方式。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期间,极易出现坡脚积存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泵管输送原料的部分实施振捣工作,假如坡面具有较高的均匀平滑度,这时就需要在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来进行振捣操作。在这期间必须对振捣的时长予以合理的调控,如果振捣的时间太久,混凝土便会产生离析的想象,但如果振捣的时长太短,将难以保证混凝土的紧密程度。要想保证混凝土的品质,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工作时,就需要把振捣的时长调控在 25 秒钟上下。
        (三)混凝土浇筑
        在将混凝土输送到施工场地中以后,施工部门需要尽快将施工队伍安置到施工场地并进入到混凝土灌注工作中。以混凝土的灌注工作来说,一定要综合相关的技术操作标准来进行灌注工作,对混凝土灌注工作中的各个细节进行充分的掌控,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高层建筑的基础底板混凝土灌注工作中,容易受到各种原因造成的干扰,因此在混凝土灌注过中需要关注以下两点:第一,在对混凝土近性灌注过程中,施工部门需要合理的布控施工工作,明确混凝土灌注工作的程序和混凝土的输送次数等。在混凝土材料进到施工场地中后,就需要预先明确好运输车辆停放的位置,以保证泵管的放置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第二,在对混凝土进行灌注期间,必须在温度较低的境况中进行。如果环境温度超出 30℃,就需要建立合理高效的技术方案,同时还要精准核算出混凝土内的收缩应力,以此来尽最大努力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效果。
        (四)模板工程施工
        根据设计标准来对混凝土模板进行科学的设定,必须达到大体积混凝土对于形态与大小上的标准。因为在高层建筑的基础底板混凝土处理重点采用的是泵送的形式,模板必须要承载混凝土灌注的压力强度,所以要想确保模板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强度,就必须对模板受力进行提前核算,对模板的大小进行科学的预设,合理建立模板的施工模式。而要想对混凝土灌注的高度进行良好的控制,就需要在模板装配期间就采用弹线标记的方式来确定好高度,以免出现大体积混凝土厚度超标的情况发生。另外,在对模板进行装配时,还需要保证模板的稳固牢靠性,着重关注模板撑杆的装配和稳固性,在对混凝土进行灌注以前必须检验模板装配的质量是否达标,避免在后期施工中产生问题。



        (五)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的振捣工序和灌注工序完成以后,还需要按照有关规定来对混凝土进行科学适度的养护,以达到相关的设计技术标准。如果从冬季寒冷的角度来说,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期间需要对混凝土进行遮盖保温的处理;如果是在夏季炎热的情况下,则需要定时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处理,以有效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度。同时有关部门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还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充分细致的检查,如果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异超出 25℃,就必须及时采用应对方案,以避免混凝土表层产生裂缝的现象。
       二、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有效性的相关措施
        (一)强化材料的科学选择
        1. 保障水泥材料选择的合理性
        在对水泥材料进行选择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或者根据指定标准科学、合理、规范的选择使用。如果盲目选择,将很难保证使用效果,在后期还会使混凝土中的水泥出现水化热现象,这样势必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为了使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其前提条件是一定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水泥材料。
        2. 合理降低混凝土制备环节的水泥用量
        在制作准备混凝土的过程中,添加水泥时一定要根据标准规范合理的控制用量。可以按照混凝土中所需水泥的相关参数,在水泥中适当添加粉煤灰,这样做不仅可以控制水泥量使其达到制备混凝土时所需的水泥用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化热现象的出现。
        (二)对配合比进行科学的优化
        在制造混凝土的过程中,有效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采取科学合理的配合比。首先,我们可以控制水泥的用量与水灰的比例,使其在添加使用时不会因比例不当对混凝土的制备造成影响;其次,就是对配合比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粉煤灰的加入量,使其在添加时更能科学合理精准地控制其用量,可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的粘塑性。
        (三)增强实际施工建设中的规范性
        由于在建筑钢结构的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相对繁多、复杂,所以在其工作中一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管理,使工作人员加强规范性的意识,做任何事情前都要做好合理的规划。首先,就是要严格把控施工的设计图纸,使其完善合理,符合实际情况。如果设计图与实际的施工情况有所偏差,其相关人员一定要及时针对情况进行沟通,解决;其次,就是在施工前制定一份详细的合理的具有规范化的计划书,并且还要制定一份应急方案,使施工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一旦发生突发情况也可以及时制止解决。同时在施工中注重技术的使用,一定要合理科学,尤其是焊接施工技术,应用此技术可以进一步保证钢结构的连接符合标准;最后,为了施工质量得到保证以及呈现完美的效果,其相关人员一定要全面了解施工过程以及焊接技术,保证焊接的牢固性,避免因焊接问题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由于钢结构的特点与焊接技术息息相关,所以一定要保证焊接的合理规范性。
        (四)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力度
        要想使钢结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力度,使施工人员能够有效地控制管理施工环节和应用技术,保证其规范性,对一些实际操作的技术环节按照标准进行,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力度,可以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降低由于监管不力造成的质量问题,进而可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钢结构建筑的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下几方面是应该特别关注的:第一,必须充分遵照操作标准来进行施工工作;第二,在选取施工材料时,必须选取适用而且高质量的建设用材;第三,在施工期间对于温度的调控和施工工序都必须充分遵照有关标准来进行,以此来确保高层建筑建设的安全度、美观度和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许东阳 . 超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 四川水泥 ,2019(12):154+164.
[2]马旭 .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10):182-183.
[3]李宏 . 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J]. 四川建材 ,2018,44(11):18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