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的结构施工技术 刘香茹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6月11期上   作者:刘香茹
[导读]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建筑施工的应用中,一般来说,低温下的钢结构,结构整体性能会想脆性一边加速发展,即塑性降低。

6127291991061XXXX3陕西省榆林市  刘香茹  719000

摘要: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建筑施工的应用中,一般来说,低温下的钢结构,结构整体性能会想脆性一边加速发展,即塑性降低。而低温将是材料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提高,屈服强度提高速度大于极限强度;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则能增强单一钢结构的塑性,让建材结构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并在实际建筑结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装配整体式;新型
        1.应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必要性
        1.1优良的抗震性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住宅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为使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住宅获得与传统现浇结构同等的结构性能,对其预制构件的接合方式进行改进,并同钢筋、螺栓或榫卯等连接方式结合搭配使用。因此,在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住宅中,建筑物可以通过变形消耗地震能量。
        1.2改善建筑质量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凭借自身超高的优势与价值,大幅提升构件质量与水平。上述建筑所使用的构件需要在工厂进行生产预制。构建性能以及精准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干硬性混凝土是在开展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住宅施工工作时应用的主要材料。水分较少是干硬性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明显特征。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构件内的水分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蜂窝麻面以及裂缝问题得到真正意义上改善,以免因浇筑质量问题,影响到工程整体水平。在划分结构主体时,可将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住宅作为主要依据。结构可作为被分割后的部件,改善伸缩压力以及变形压力过大的问题。
        1.3保障施工进度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住宅预先集中生产构件,将现场作业系统化,所以能够确保施工,大幅度缩短工期.同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住宅多采用吊装施工,取消了大部分的现场浇筑,大幅度减少模板、外围防护物、脚手架的使用,减少了90%高空作业。同时,由于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住宅讲究建筑装修一体化,可施工阶段进行外墙装饰以及设备管线安装,据调查,其总工期可节省大约70%。
        2.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
        2.1在方案阶段结构师要提前介入,亲自与各专业紧密协同,对建筑的高宽比、各层平面布置、竖向收进等整体结构抗震概念进行严格把控,从设计原则合理拆分预制构件,以求安全经济等目标。
        2.2.基础设计应根据现场的土质情况,采取合理适宜的地基方案,适当提高基础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尽量避免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
        2.3地下室设计时尽量加强地下室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鉴于地下室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所以其整体性和刚度对结构的整体抗震设计极为重要。
        2.4底部加强部位是装配式结构的关键部位,因底部受力复杂,结构师应尤其注重结构的抗倾覆能力,控制避免底部产生拉应力对竖向构件预制构件产生剪拉破坏。当处于高烈度区或底部产生拉应力时,为提高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建议底部加强区可采用全现浇结构,并且在其上相邻过渡层建议采用现浇混凝土楼盖加强。
        2.5结构计算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计算分析方法与现浇剪力墙结构相同,墙采用墙元模拟,预制墙板之间采用整体式拼缝,预制墙板和拼缝作为同一墙肢建模。


梁采用叠合梁,板采用叠合板,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考虑叠合板对梁刚度的增大作用,中梁刚度增大系数可取1.8,边梁刚度增大系数可取1.2。结构计算采用“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进行结构整体分析,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4]。在抗震设计时,为充分发挥预制墙板的性能,保证墙板连接的可靠,严格控制剪力墙肢的轴压比和剪压比,保证结构具备良好的延性,保证结构的耗能能力。
        3.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3.1构件拆分与模数协调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制作与安装过程中,构件拆分与模数协调起着重要作用。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的标准与规范等方面,还无法满足装配混凝土结构的拆分技术的需求。主要是通过设计院出施工图,之后进行二次深化设计,主要是由新型的装配施工企业实施,再进行构建拆分,对构件的集成化带来不良影响,给建筑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阻碍。在构建拆分过程中,将承载的构件与非承载的构建进行划分,主要是通过结构体系与构建的类型进行合理划分。构建拆分应当考虑到多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水电、吊装、模具、吊点位置等方面,是一个集成的综合技术。构件拆分需要达到模具、制作、吊装等施工工序的需求,同时需进行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的制定。
        3.2拼缝与防水技术
        外墙板的拼缝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竖向拼缝、水平拼缝。拼缝的做法与质量直接关系到外墙的防水功能。在实际中,时常出现预制大墙板结构的开裂、渗漏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用拼缝与防水技术发挥重要作用,其能够实现节点拼缝的防水性。
        3.3钢筋节点连接技术
        为了保障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节点或接缝的承载力、刚度达到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与刚度,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节点连接与处理是核心部分。可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间接搭接连接等方式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平构件、竖向构件节点处钢筋的连接中。在应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时,应注意套筒埋设、钢筋位置、留置长度等达到标准要求。对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推广来说,套筒的成本降低、套筒的国产化是其能否推广的主要问题。留置预埋孔是间接搭接连接的前提,孔周围设置横向约束箍筋,以此实现钢筋的连接。但是该方法对灌浆质量、钢筋位置、钢筋间接搭建接长度等方面的要求较高。
        3.4等同现浇结构施工技术
        通过节点连接构造与处理,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节点符合现浇筑结构的承载性能,且在结构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方面与现浇结构相同,为保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节点构造设计、节点连接技术、节点构造处理等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还应当对比研究现浇节点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节点接缝处理、节点的抗震性能。以此使节点构造达到标准需求,使施工成本的降低,施工效率提高。
        4.结束语: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又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交叉综合应用的过程,需要大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以技术革新、严格操作、科学管理来促使质量的完善,过硬的产品质量才是实现装配式建筑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才能真正实现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到来。产业化,要的是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爱兰,王仑,焦建军等.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关键技术[J].建筑技术,2015(46).
【2】齐虎.局部填充构造对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整体性能影响分析[J].施工技术,2015(3).
【3】许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与应用现状[J].施工技术,2014,(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