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同课异构在高中英语教研活动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3期   作者:文竹
[导读] 英语作为高中阶段的关键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成绩
        文竹
        四川省都江堰市都江堰中学    611830
        
        摘要:英语作为高中阶段的关键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关键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为改善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同课异构”教研手段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并逐步引入高中英语教研活动中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本文将围绕同课异构这一概念,来分析其背景和意义,并结合相关教育理论研究,来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教研活动中更好地应用同课异构。
        关键词:同课异构;高中英语;教研;应用
        引言
        “同课异构”是当前一种新型的教研活动,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出现的。各级教研部门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日益提高,再加上教育工作者的教科研意识也在增强,校本教研活动受到广泛关注,极大地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无趣、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得到及时解决,否则会影响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提升。因此,本文将结合很多学校在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实践,来对“同课异构”实践进行较全面的总结,并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对英语教育与教学的促进作用。
        1.“同课异构”的内涵与模式
        1.1“同课异构”的含义
        作为一种新出现的教研活动形式,“同课异构”指的是不同教师在进行同一教学内容时,结合自身经验做出不同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并付诸教学实践。
        1.2“同课异构”的类型与模式
        “同课异构”根据不同风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形式。首先从活动规模上看,“同课异构”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按照行政区划或单位为体系来展开教研活动,可以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和校级。
        第二种是不受行政区划或地域范围的限制,可以分为国际、省际、市际、县际和校际。不同国家、省份、县,以及学校之间可以横向展开教研交流。
        其次,从活动内容和性质上看,“同课异构”又分为:
        第一种是观摩交流式:在这一过程中,多个教师进行同一教学内容的授课,听课人进行观察,进而进行交流和探讨。这一过程常分为五个环节:教师讲课——教师说课——教师评课——专家或领导点评——教师写心得。
        第二种是评比竞赛式:由同一学校或学校之间的几组教师,来现场授课指定的教学内容,现场评委根据既定的规则和评分标准来打分,然后评出次序。流程一般的程序是:制定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给定课题或授课内容——现场备课和写教案设计——上课——评分——点评——总结。其中,规则的制定要体现公平性和专业性,课题确定要提前24小时或一周,在备课和评分的时候,都要要求教师是独立备课,评委独立打分。
        第三种是同伴互助式:围绕着一位教师,其他教师给出不同的想法,来共同对一种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其又可分为两种:可以是先由一位教师来上课,然后让听课教师给出完善意见,再由上课教师对教案进行修改再重新上课,紧接着听课教师再给出意见,上课教师再完善,最后由上课教师来写反思与总结;或者是不同的教师先就指定的教学内容集体备课,然后在其中指定一位教师来进行讲课,讲完课后教师集体研讨,再换另外一位教师上课,再对比两位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修改,最终形成完善的教学设计,打印出来正式上课或放到学校网站。
        第四种是师徒结对式:由资历比较老的教师和比较年轻的教师,就同一教学内容,来各自设计教案和上课,然后再向对方学习,切磋交流,找到问题,进行优化。过程通常包括几个环节:确定教学课题——两人独立设计教案——资历较老的教师上课,年轻教师学习——后者修改自己的教案——后者再上课,前者学习——两人交换意见,取长补短。
        第五种是名师引领式:首先确定同一教学内容,先由比较优秀的教师来上课作示范,让其他教师学习领悟,然后再由这些教师自己执教,最后由其他教师来评点其异同,取长补短。
        可见,“同课异构”形式多样,可以是常态课教学,也可以是利用多媒体来教学;又可以分为教材中具体的课题教学、专题学习。
        2.“同课异构”在高中英语教研活动中的应用反思
        2.1有利于深化课改理念的落实
        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推动下,高中英语教师可以更深入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实现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从而快速地转换教师角色,更新落后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加入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新课改精神”的落实。
        2.2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是“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核心,出发点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理念,能够让不同教师教学理念得到碰撞,取长补短,让自身的教学设计不断优化,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变单调枯燥的课堂效果,让学生可以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2.3促进教师成长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解决和优化。首先,教师认知还存在误区。单纯认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只强调“异”,进而出现流于形式、矫枉过正的问题。实质上,不管如何进行“异构”,其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即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来有针对性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和教师都能获得成长。其次,对课堂生成关注不够。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教师基本上按提前设计好的教案去上课,无法对临时出现的课堂新问题进行解决,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没有生机。
        教师也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能够快速搭建起教师交流、合作的平台,在一系列教研活动环节过后,教师能够看到自己的短处,及他人的长处,增加了学习机会,在开放、多元的教研氛围中,使得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获得教学水平的增强。
        结束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研活动形式,“同课异构”应用广泛,可操作性强。为改善高中英语的综合教学效果,需要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探究以及教学创新,丰富教学的内容,创建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时云,肖绍华.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探究——以同课异构阅读教学设计为例[J].英语教师,2020,20(03):96-101+104.
        [2]康美华.英语文学作品的同课异构实践与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9(34):44-47.
        [3]杨燕华.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研究——以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为例[J].英语教师,2019,19(21):72-77.
        [4]徐淑霞. 高中英语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同课异构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