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探析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3期   作者:赵修满
[导读] 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发散思维、
        赵修满
        东营市垦利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省 东营市 257500
        摘要: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发散思维、空间想象力解决问题,学习难度相对较大,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可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课堂。对此,本文力求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增强师生互动、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掌握更多数学学习策略,具备数学素养,从而游刃有余的解决各类数学难题,教师教学成果也实现质的飞跃。
        关键词:中职数学;信息技术;有机融合
        为提高中职数学教学,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将信息技术引入其中,依靠先进的科技力量帮助师生突破教与学的困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数学素养,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在教学之初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当于形成学习内动力,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设置一些轻松有趣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此时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也更加活跃,教师趁热打铁引出教学内容,会变可事半功倍。
        1.引入相关图片,吸引学生注意
        学生对数学兴趣低下主要是觉得数学离生活过于遥远,感受不到学习价值。对此,教师应尽量引入一些生活中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图片,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此时学生自然便提起兴趣,带着兴趣学习新知识。例如,在学习“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设置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出两张港澳大桥的斜拉索的图片,学生们马上被屏幕中雄伟壮观的建筑所吸引,且能够感受到斜拉索的倾斜度不同,但却不知该如何描述。当学生产生疑问后,教师便趁热打铁的进行引导,“大家学完这堂课,便会用两种数学语言对斜拉索间的区别进行描述”,学生们对新知识充满热情与渴望,不但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还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显著提升。
2.讲述相关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知识与规律是经过数学家们不断探索之下得出,在教学之前教师可通过引入与新知识相关的小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如若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便可在声形结合之下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例如,在讲解“归纳法”时,教师可设置以下情境“大家是否知道秃子悖论?它用一种方法证明大家都是秃子。”学生们顿时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教室一阵哗然,此时教师开始讲述这个故事“对于一个秃子来说,多长一根头发还可认为他是秃子。

”然后用电脑中的“连环漫画”进行说明,但许多学生没有听明白,教师引导大家“学完这节课中的数学归纳法,大家便会理解这个推理过程,并且会告诉大家这个悖论中的另一个数学知识”,教师通过小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又留有悬念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势必会获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成果[1]。
二、传授学习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在信息技术应用背景下,师生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交流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例如,可通过微信、QQ、教学平台等进行互动,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使不懂的知识尽快得以解决,避免问题积少成多。教师也可借助网络渠道,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传授学习方法、技巧等,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同时也促进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教学质量。在数学知识中,符号、定理、概念等需要记忆的内容众多,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将晦涩难懂的知识转变为直观形象的图案,简化理解过程,并加强记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计算机着色、立体与动画效果,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主体框架,甚至在此基础上主动发现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函数知识时,教师可在课件中进行着色、着重号等方式强调,提醒学生注意,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增强理解与记忆。
        2.构建知识框架,通过表格、网络图等形式,对某一章节中的观点进行直观展现,使学生能够快速回顾旧知识,增强新旧知识的联合,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使学习概括变得更加简单,进而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2]。
三、课件辅助教学,培养数学素养
        在科技飞速发展下,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完善,可灵活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与思维,拨开数学迷雾,缓解偏科现状。
        1.多媒体课件。在现代教育技术下,教师可将与所学知识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化资源整合起来,可采用PowerPoint、Flash、几何画板等软件制作教学课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2.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探究课题,学生便可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下,充分收集和整理相关学习资源,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建构知识,提高学习主动性。在WEB环境下,教师还可制作多媒体课程、教学动画、微视频、电子教案、PPT讲稿等,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培养数学思维,促使其学会借助直观形象的图形理解晦涩复杂的数学知识。
        总之,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中职数学课堂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中职数学教学中,针对存在的多种问题,应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运用各种先进软件辅助教学,降低数学知识难度,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使其在数学方面获得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赵琴琛.优化预设,精彩生成——谈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展望[J].当代职业教育,2018(05):73-75.
        [2]孟青.信息技术在中专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8(25):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