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源
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 551200
摘要: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下,教材改革让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逐渐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作用。而英语作为中职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恰好可以成为连接学生与德育教育二者的桥梁,实现在英语教学中提升思想品德,在德育教育中提升英语水平的目标。本文从具体实例入手,结合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和教育部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浅谈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希望给出的方案能为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和德育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培养出积极向上、心怀重任的新一代青年。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德育教育
英语作为中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学生的方方面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针对大多数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不上来等问题,教师应当谨记:英语课不应当是一味地让学生像机器人一样“生啃”课本中的单词和语法,而是应当秉持“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让英语教学成为学生性格、品德塑造的基石,这就需要实现讲授英文与开展德育工作二者的有机融合。
1.了解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特殊性
中职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与其他学生有很大的差异,这一类学生在小学、初中时打下的学习基本功不是非常扎实,学好英语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不想花费时间去听、去说、去记、去背,因此在课堂上也总是开小差、扰乱纪律,让英语教师很是头疼,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特殊性具体来讲有以下三点:
头脑反应很快,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小学、初中时留给英语的学习时间太少,在词汇量、应试技巧等方面都差人一等,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他们对英语学科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造成恶性循环。他们的学习从不制定目标,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在上课时的注意力也不是十分集中,对单词的记忆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学习方式效率低下,让他们的英语水平不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而实际上,中职学生头脑很灵光,反应很快,总是会突然萌生出一系列“鬼点子”,这类学生只是缺少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养成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动手实践能力强,但缺少优秀的品质。一部分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十分盲目,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没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总是“吊儿郎当”;一部分学生暴躁易怒,对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具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经常会说脏话,有暴力倾向;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懂得诚实守信,经常欺骗老师、同学、家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获取利益,从来没有将心比心地为他人考虑过。但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跑腿、安装、组织等方面行动力较强,完成效率很高。
缺乏自信,需要外界的鼓励。大部分中职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初中时期的学习成绩落后,本就心情失落,再加上外界的嘲笑声:人们常常认为中职学生的未来一片黑暗,中职学校是没出息、没能力的学生才上的学校,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难免会发生改变,甚至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教师一定要对缺乏自信的中职学生予以适当的鼓励,激励学生奋发图强、持之以恒。
2.中职英语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
2.1从教学内容入手,追求英语与品德的幸福教育。
中职英语教材第一单元中就有“Nice to meet you”话题,作为连接中职与中学的纽带,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该话题在衔接上的优势,进而实现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教育。首先,课本中该单元最开始的内容是班级同学的自我介绍,这一板块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沟通,与此同时,这一板块的开展也为后期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提升了班级同学学习英语的氛围;其次,自我介绍可以让班级同学迅速打成一片,尤其是对内向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在全新的班集体中迅速结交到新朋友,锻炼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也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本单元介绍的英语内容基本都是和基本会话相关的,词汇、短语、语言点无一不在让学生正确认识交朋友的重要性,因此在学习这一单元时,教师一定要充分突出互相尊重、诚实守信、文明守法的地位,将德育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
在学习“ It’s easy to make friends!” 这个单元时,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缺乏自信心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地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对与错都无关紧要,关键的是学生敢于迈出第一步。在口语教学环节,教师便可鼓励学生造句,起初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能不是十分高涨,因此教师可以举一些简单的例子,类似于:“She is my close friend”、“He looks sunny and friendly”。
2.2从教学模式入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当积极摸索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体系,断不能“吃老本”。长期以来,教师都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即老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下面聆听,这种方式对中学的应试教育来说固然有效,但对于中职学生的德育教学似乎是行不通的,教师可参考以下改良方案:以小组为课堂的基本单位,鼓励学生多多交流。近些年,小组讨论越来越成为教育界提倡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尤其是在英语课这种表达性较强的学科中,它既能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当堂课程的“主人公”,又不完全破坏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主导地位的基本原则,值得一提的是,要想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当重视起分组的工作,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品格、英语基础等指标,并给出充满正能量、阳光积极的英语学习主题,以求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乐于与其他人用英文进行交流与沟通,在提升英文能力的同时思想道德境界得到进一步升华。
结束语
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意义深远,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为祖国培育出积极向上、任重而道远的新一代青年。
参考文献:
[1]刘敏,杨艳艳.德育融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24):73-74.
[2]申耀霞.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职业,2020(04):82-83.
[3]张雯.中职德育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性探析[J].英语广场,2020(03):80-81.
[4]丁楠.浅议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在英语学科中的渗透[J].才智,2017(26):63.
[5]张春芽.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7(16):35-36.
[6]宋海霞.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才智,2016(2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