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映悦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北湾开智小学 515835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发展,不仅给小学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顺应新时期的育人需求,小学德育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方法、新措施,充分挖掘、整合德育资源,拓宽德育渠道,实现德育途经多维化,使学校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促进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 校园文化 德育途径
新德育课程倡导“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要充分发掘、利用和整合学生身边的优质资源,实施德育多元化模式,真正要做到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风气育人。那么,哪些是德育资源呢?学生周围的一切皆是育人资源——文明的校风、优美的校园是学校资源;高尚的师德、勤勉的教风是教师资源;勤奋的学风、向上的学子是学生资源;良好的社区环境是社会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拓宽德育的途径,实现多维化育人模式。
一、优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场”。健康、向上、和谐的学校文化能潜移默化地使师生心灵净化、人品美化、境界提升。因此学校要注重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等的设置,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归属感。
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重视育人环境的营造:走进学校正门,一眼就见到朝气蓬勃的校徽,左边是《办学方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右边是《创建文明校园‘六个好’》《校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挂教室楼外墙上;“一训三风”的标牌婷立绿圃边,在阳光下显得那样秀气闪亮;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整洁宽松的辅导室、设施齐全的实验室、色彩清新、科学实用的音体艺术室以及资讯丰富的图书室等专用教室;教室走廊的传统经典文化牌匾、绿草地上“小草在微笑,请您绕行走”的提示语、综合楼大厅里“知识改变命运,勤奋成就梦想”的警世格言和师生们的美术书法展栏……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健康、积极、和谐的育人氛围。
另一方面,重视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例如我们结合“创建文明校园”主题教育,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线,积极营造和谐的学校活动文化,组织学生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文明礼仪知识读本,加强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宣传,并在全校开展“养成良好习惯、奠基美好人生”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传承文明,沐浴经典,我们还全面开展诵经典读书活动,每班设立“图书角”,举办“书香溢满校园,经典浸润人生”“永远跟党走,书香伴我行”等主题活动。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经典、解读文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品德修养。
二、提升德育队伍素质,发挥教师的典范作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是小学生引导者,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认真当好这个角色,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表率。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活动,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学校每学期都要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培训、教育教学、班主任技能培训,如《敬岗爱业,做‘四有’好老师》《颂师德、铸师魂》《享受教育的幸福感》《新时期辅导员技能培训》《如何上好中队课》等等,通过开展各种培训、研讨、技能比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创新局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实现“三位一体”融合,健全德育网络
1.开展家庭培训活动,健全家庭德育网络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认为,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第一位。诚然,家长是小学生启蒙老师,其言行举止对小学生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家长要对学校的德育教育要明了于心,对孩子在校的表现要有所掌握,并密切配合学校,形成教育共识,促使小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
为此,学校要以家校德育活动为纽带,健全家庭德育网络,开展家长培训活动,形成德育合力。建立完善教师家访制、优秀家长及文明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开展家长开放周和接待日活动。以“家委会、家长会、微官网、校讯通”等渠道为桥梁,密切联系家长朋友,传送学校教育信息和要求。采用讨论式、交流式等方式,开展家庭素质教育分享交流会、家教知识竞赛、问题孩子会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形成家校合力。
2.优化社会德育环境,开展社会德育实践。
成立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开展‘警校共建’文明活动,聘请法制副校长,联合举办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国防教育等等。组织学生开展“文明交通从我做起”、“ 雏鹰志愿创文,我们在行动”等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获得完整的道德经验,促进道德素养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开展德育教育除了依靠学校的力量以外,更应该注重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断创新德育教育形式,使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全面构建“三维”德育机制,促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同步运行,实现了“三方”联动、“三维”共振,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以及在未来的全面发展都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德育工作是一项历久弥新的工作,面对新课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小学德育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工作理念,优化德育机制,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型德育模式,切实有效地实施德育途经多维化,促进学校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德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贾碧玉.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探究[J].中华少年,2016(15).
[2]陆逊.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管理方法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8(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