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上华
巩留县东买里镇中学 新疆 伊犁 835400
摘 要:由于我国教学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推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已被家长和老师们逐渐高度重视起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初中素质教学来提高初中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的重要教学之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直接联系到初中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探索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灵活运用“分层教学”模式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
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基础和关键阶段就是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是初中阶段的一门现代化的必须掌握的副课课程,也是提高学生个人素质的一门课程,在提升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并且我国正处于信息时代,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已逐渐被家长和老师们高度重视起来,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的各不相同,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也受到了不少家长对孩子信息技术教学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1初中信息技术课上采用“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巧妙地运用“分层教学”模式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就可以使得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中的相互互动会有所提升,也会使得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良好互动彼此之间逐渐深入了解,老师也会更容易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困难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地方。信息技术课在传统的教学中,部分信息技术老师采用的都是讲解式教学,学生只能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但缺少相应的实践。有效应用基于的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尊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需求能力和学习的差异化,通过“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针对对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情况的不同层级的学生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这样能够使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较好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拓展;对于基本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还不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进行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学习难度的教学,这样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习信息技术较困难的学生,老师就要进行耐心辅导,让学生能够达到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并能够正确解答出相应的信息技术题目,能够基本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因此,有效应用基于的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由于学生之间是存在一定差异性的,所以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从初中开始,老师就要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2初中信息技术课上采用“分层教学”的策略
2.1通过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信息技术的学习是从八年级开始的,所以此时的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接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老师可通过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信息技术老师就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要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点、难点知识加以掌握。
初中信息技术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教会学生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理论,进而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进行针对性的“分层教学”。首先,老师要能够准确定位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对于一些知识,老师不要以为简单而不考察学生的理解程度,把讲课的内容一笔带过,要得到学生的一致反馈达到共识后再继续往下讲,因为每个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认知和接受能力的程度都是不同的。
例如,在人教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在文字中插入表格,艺术字,剪贴画》的教学中,首先,老师就要让学生了解在文字中插入表格,艺术字,剪贴画的作用的理论知识,然后将在文字中插入表格,艺术字,剪贴画的步骤依次教学,本节课主要以学生自行实践为主,老师讲解理论知识、演示具体过程为辅。最后通过各小组同学的合作制作出一份有意义的板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就要通过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教学”,老师要先向全班同学讲解一遍,如果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就可以开始自行使用在文字中插入表格,艺术字,剪贴画的方法进行制作,而对于部分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并且不善于使用电脑的学生,老师就可以分步骤进行教学,把在文字中插入表格,艺术字,剪贴画的三种方法分布进行操作,最后制作成一份满意的作品,如果时间还充裕的情况下,学生还可以将全过程自己操作一遍以加深记忆。
2.2进行分层随堂练习,加强对知识的熟知度
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师还需要进行分层随堂练习,来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熟知度,老师讲完了知识点,当堂课学生都会大部分掌握,如果不做练习,不让学生举一反三,学生并不会具体运用,尤其是在需要动手操作电脑的课堂上。因此,老师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之上,根据对信息技术知识接受能力与掌握能力的不同的学生,来进行分层信息技术随堂练习,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做随堂练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大家都可以均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同时也可达到学生个人设立的学习目标,并提高信息技术学习能力。最终,教师将对所有题目进行讲解,让每个人都能接触到不同难度的题目,对于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较好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对于基本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尚不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逐步解决难题的能力,也可以迅速提高思维能力,也能起到积极学习的作用;对于学习信息技术较难的学生,也可以有不放弃学习的良好态度,提高独立、主动掌握和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的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留住网上精彩》的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网页中保存其中的文字、歌曲和图片等,还要掌握各种转换模式的方法,并且要在大部分学生掌握的前提下,给学生留下一个课堂完成练习的任务,练习保存网页中的文字、歌曲和图片等的保存方法,并选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讲给大家听。还有在人教版的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制作个人小名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Excel中学会设置个人名片,能够熟练掌握如何调整名片的大小、文本框输入文字的大小等技能,并进行课堂小测验,老师可通过word文档形式把练习要求写在上面,让学生独立完成,而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就只提供图片,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最终实现初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的教学目的。
结语
针对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记忆、掌握的程度的差异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可以有效实现教学目的,进而促进了学生的共同进步。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当中,巧妙运用“分层教学”的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樊小刚.浅谈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设计与实践[J]. 学周刊. 2019(23)
[2] 朱志业.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44)
[3] 张华.运用分层教学法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 读写算. 2020(11)
[4] 柳雨琴.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差异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 新智慧.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