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疼痛评估在癌痛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5期   作者:俞丽琼
[导读] 探究规范化疼痛评估在癌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期间65例癌痛患者开展临床研究,
        俞丽琼
         祥云县人民医院  672100
        【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疼痛评估在癌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期间65例癌痛患者开展临床研究,采用单双序号法,划分对照组(n=32,常规疼痛评估)和观察组(n=33,规范化疼痛评估),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癌痛护理中应用规范化疼痛评估,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关键词】规范化疼痛评估;癌痛;视觉模拟;常规护理
        癌痛指由癌症本身所致及在癌症诊断、治疗中产生的疼痛感,其在临床较常见,使患者难以忍受[1]。数据显示[2],新近诊断癌症患者中,25%-30%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疼痛;晚期癌症中,70%-80%患者会感到疼痛。长期剧烈疼痛会使患者食欲下降,睡眠状态不佳,甚至影响其日常生活及活动。临床上,需实施规范化疼痛评估,通过癌痛护理,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配合度及生存率。本实验选取病例简要介绍癌痛护理中规范化疼痛评估实施效果。见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期间选取65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双序号方式,划分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男女各16例;年龄范围31-74岁,平均年龄(52.52±2.31)岁。观察组男女比例18:15;年龄最小者30岁,年龄最大者75岁,年龄均值(52.51±2.27)岁。两组患者的基线材料(性别、年龄)未见显著差异(P>0.05),可比。纳入标准:①症状、体征与WHO中癌症诊断标准[3]符合;②患者均自愿参与配合本次实验。排除标准:①精神、语言障碍;②全身免疫性疾病;③中途死亡患者。
1.2方法
        搜集整理两组患者的基本病历信息,向患者、家属普及癌痛知识,告知其最新镇痛理念、方法,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明确其心理状况,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癌痛危害、镇痛药物使用方法,每隔一段时间在科室内开展疼痛知识讲座。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评估,借助原有疼痛护理经验,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一旦其难以忍受,第一时间安排护理人员用药物进行镇痛处理,适疼痛评估结果用药,切忌盲目,并做好药品使用记录。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疼痛评估,具体如下:①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法[4]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用游动标尺(长度10cm),含可滑动游标,共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感,10分表示剧烈疼痛,划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7重度疼痛:7-10分。测试中,患者面对无刻度一面,根据身体疼痛,滑动标尺,医生根据患者标出的位置,进行评分。②安排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其需具备3年以上癌痛护理经验,能够熟练掌握规范的癌痛护理措施,了解各类镇痛药物特性、不良反应、禁忌症等。执行护理操作时,需专业医师指导。③评估癌痛患者疼痛程度时,遵循量化、动态、全面等原则,需在患者入院8h内执行该项操作,询问患者是否存在癌痛症状,记录在案,明确其疼痛类型、诱因、发作及镇痛情况。
1.3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采用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实施评估,分值范围0-10分,0分和10分分别表示无痛感和剧烈疼痛,分值越高,提示痛感越强。
1.4统计学处理
        在Excel表格内填录实验数据用SPSS23.0版统计学工具读取。计量资料(VAS评分)呈现形式(x±s),验证方式t;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X2检验。P<0.05提示各实验数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未见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别明显(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x±s,分)

3讨论
        癌痛即癌性疼痛,指疼痛部位需要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至神经中枢之后引起的感觉,晚期癌痛是造成癌晚期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5],由各种原因所致,50%-80%癌痛都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当其病情恶化,癌痛便会加剧。基于上述情况考量,临床上,需采取相关措施使癌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当前,在癌痛护理中,规范化疼痛评估应用普遍,其客观、有效、易于理解,通过实施对症处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极具临床应用价值。该过程中,始终秉承动态、全面、量化等原则,详细记录患者的疼痛状况,为镇痛处理及其他各项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便于医护人员准确把握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科学的处理,减轻其痛苦。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比较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提示在癌痛护理中实施规范化疼痛评估适用性强,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疾病治疗和预后改善非常有帮助。
        综上,依据癌痛患者症状、特点,实施规范化疼痛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说明该护理模式有效性强,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未来一段时间,还需对疼痛评估进行不断规范,以此为基础,给予对症处理,为癌痛患者提供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实现预期治疗目标。
参考文献:
[1]孙静,王海云,张翠翠.规范化疼痛评估在癌痛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1):304-305.
[2]高世娟.规范化癌痛护理措施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意义分析[J].饮食保健,2018,5(24):241-242.
[3]陈淑娣.循证式癌痛护理在癌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 25(32):4208-4211.
[4]尤丹苹,肖路花,吴宇欣,等.建立"行走中的疼痛评估站"在癌痛管理中的实践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03):77-80.
[5]孙冰亮,张赟鑫,,徐美鑫,等."时间段评估法"在癌痛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4):1681-16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