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对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5期   作者:张仙
[导读] 为手术患者提供无缝隙护理对预防其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张仙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云南 普洱 665100
        摘要:目的:为手术患者提供无缝隙护理对预防其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次研究开始的起始时间为2018年6月,截止时间为2019年11月,在这一时间段中,入选本次研究的患者一共为168例。开展研究设计时,共设计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并选择双盲法作为患者分组的方法,分组过程中需要保证两组织中的患者数量相同。在开展本次研究时,所有被纳入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均选择为常规护理,所有被纳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均选择为无缝隙护理,以此来对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无缝隙护理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切口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各项指标方面,都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开展无缝隙护理,更好的避免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临床效果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治疗在各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由于手术治疗会对患者自身的机体免疫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手术切口感染一直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主要问题之一。患者一旦出现术后切口感染,不但自身的切口愈合时间会大幅度延长,同时也会对患者的康复时间也会相应的延长,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为了更好的避免这一问题,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而提供科学的护理服务,以此来避免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笔者在本文中针对无缝隙护理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预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对所有患者进行充分的筛选,确保所有入选研究的患者均为手术患者,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本次研究的具体细节以及研究目标进行全面的说明,并对存在沟通障碍、严重并发疾病或者主动拒绝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进行排除。患者的手术类型主要包括为妇科手术、骨科手术、普外科手术。在对患者进行科学筛选之后,入选本次研究的患者数量一共为168例。在研究中共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患者的分组方式选择为双盲法,以此将所有患者分入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之中,在进行分组后,每组之中存在患者84例。对所有入选本次研究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所有入选本次研究之中的患者,男性与女性比例为96:72,对所有患者的年龄进行统计发现,所有被纳入本次研究患者的年龄都位于29岁至69岁之间,计算患者的平均年龄时,最终计算结果为(51.3±2.5)岁。
1.2方法
1.2.1对照组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所有被纳入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措施均选择为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结合患者的手术情况,为患者提供术后康复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来引导患者用药,避免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个人情况,为其提供科学的饮食护理以及恢复锻炼,并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疑惑进行充分的解答,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好的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1.2.2观察组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所有被纳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均选择为无缝隙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手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访视,护理人员需要在此过程中对手术治疗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全面的说明。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情况,为其开展科学的心理护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患者做好接受手术治疗的方式。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手术时需要的相关物品以及药品进行全面的准备,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手术中需要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②手术中护理  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暴露补位进行必要的保暖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好的避免患者由于体温异常而产生感染的问题,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手术室的温度、湿度进行科学的控制,并对患者输注的药物以及血液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的检测,并在严格落实无菌操作的基础上,为主刀医生提供必要的配合。在患者手术完成且未苏醒的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身边进行陪护,避免患者在此期间出现误吸、呼吸抑制等问题。在寻找或者切除兵变组织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避免直接用手接触患处,并降低患者组织暴露的时间。③手术后护理  在患者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处于通常的状态,同时对患者的引流导管进行护理,避免患者的引流导管出现弯曲、压折等不同的效果。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切口敷料进行定期的更换,同时保证患者的敷料处于干燥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保证纱布的清洁。
1.3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对所有被纳入本次研究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全面的统计,在此基础上,采用本院自制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来对所有入选本次研究的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共设置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评估等级,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如实填写,并对调查问卷进行全部回收以及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用n(%)以及(±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控制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控制情况对比


3.讨论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患者一旦出现术后感染的问题,不但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患者的恢复速度和护理满意度产生不良的干扰。为了更好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避免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自身的风险意识进行提升,在此基础上落实无缝隙护理。在实际开展手术治疗之后,引发患者手术感染的因素相对较多,无论是医疗器械的消毒情况、护理技术因素以及手术时间因素,都会对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将护理工作细化为手术前护理、手术中护理以及手术后护理,通过对这样的方式来更好的保证患者的护理质量。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无缝隙护理之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都明显更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临床开展手术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应用无缝隙护理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与此同时,无缝隙护理的应用还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度,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文涛.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2):122.
        [2]贾云芬,王红,边梦凡,曹春燕,车军生.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价值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7):160-161.
        [3]张瑾.手术室综合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05):817-818.
        [4]陈娟.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4):29.
        [5]罗伶俐,冯宇峰,王丽.手术室无缝隙护理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5):99-101.
        [6]郭晓芳,邓春梅.无缝隙护理对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3):197+205.
        [7]代攀英.无缝隙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2):122.
        [8]苏婧.无缝隙护理对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1):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