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坤
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本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共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人,对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行常规外科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外科护理服务模式基础之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通过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水平分数情况展开讨论与分析。结果: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及护理质量分数情况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在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水平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质量评分分数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整体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的满意度,提升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相对减少了患者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护理质量水平,更值得被医护人员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广和提倡。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常规外科护理干预;护理质量
引言
在临床普外科中,其收治的患者主要特征为病情危急、病种繁杂、数量多、手术类型各异等,因此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在患者接受诊治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责任重大,护理不仅对患者愈后存在影响,还对医院整个护理质量存在影响[2-3]。以患者为中心开展的各项护理工作,旨在夯实基础护理,从而提升患者疗效和满意率[4]。分析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本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共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人,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性31人,女性10人,年龄在23~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8±7.4)岁,体重在53~78kg,平均体重(62.86±5.26)kg;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人,女性16人,年龄在25~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4±6.8)岁,体重在52~81kg之间,平均体重(63.28±5.34)kg。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加入此次研究;②患者没有任何严重的精神系统疾病;③经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患者;②自身免疫性缺陷者;③意识障碍者。
1.2方法
根据患者疾病状况开展相对应治疗;对照组:实施护理服务;加强对疾病的观察,特别是基本生命指标一定做好记录,有异常情况立刻通知医师,以免发生其他并发症。告知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机体有任何不适,立刻询问医护人员。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根据我国卫生部颁发的新制度为理论基础,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护理技巧与服务态度。分层级使用护士,将病房护士分为总责任护士,责护组长和责任护士。总责任护士负责患者护理计划的制定、实施及评价;责护组长及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用药及治疗,从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提供各项护理,有效保证护理质量。普外科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术前,多数患者对手术不了解,担心手术效果,从而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立刻实施心理疏通,开展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释放其心理压力,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在恰当的时间,告知患者术后机体可能发生不适反应情况,让其不必恐慌,若疼痛感强烈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并指导其自我排解与转移法,提升疼痛阈值,减少术后疼痛会患者过于害怕、担忧等情况。实施护理时,护理人员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做好无菌措施,不可因为个人疏忽而增加患者机体疼痛感。此外,为患者尽可能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调整好病房的温度与湿度,定期进行通风与消毒,告知患者不可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患者的休息。对长时间卧床患者,间隔2 h辅助其翻身,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按摩,这样可降低压疮、下肢静脉血栓情况发生。可活动的患者,指导其适当的运动,从而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并发症发生,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能力。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一般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观察两组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水平分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反之,分数越低说明护理质量水平越差。
1.4统计资料
把数据复制到Excel表格当中,运用SPSS17.0软件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_x±s)来表示,计数单位利用卡方来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整体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可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对比(n,%)
.png)
3讨论
我国经济持续性发展,带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进而人们对自我健康重视度也越来越高[3]。患者就诊时,对医院的环境、医护人员工作质量以及护理服务要求明显增高。为达到患者需求,常规护理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所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丰富护理内容有着重要意义。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根据患者实际需求制定护理方案,让其感受到被关爱与人性化服务的感觉,从而获得良好的护患关系,产生信任感,这对护理工作与治疗方案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3]。优质护理服务可提升疼痛阈值,普外科患者治疗多是采用手术,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对机体会产生一定损伤,术后会有疼痛感。机体疼痛与手术切口、创口大小与心理状态均有一定联系。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正视疾病,保持平稳的心态接受治疗,通过播放轻音乐、看报纸等方法转移注意力,从而降低疼痛感。在护理时,对患者合理需求尽可能满足,对病房做好环境护理,让患处身心舒适,这对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4]。通过研究中可发现:两组患者在术后机体疼痛状态方面实施比较,评分存在一定差距,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轻度疼痛优于常规护理服务,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方面相比较,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服务;两组在护理满意率方面实施比较,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100%高于常规护理服务的90%;这表明了优质护理服务的优势性,适宜在普外科应用。因为优质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可让患者将内心负性情绪表达出来,从而释放心理压力,增强治疗信心与抗压能力[5],增强自我调节心理状态能力。成立优质护理小组根据护理能力搭配组合的,这样有助于减少护理疏漏情况,从而缩短普外科患者在院时间,提高预后效果,从而获得患者与家属的认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护理人员着手,注重对护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保证护理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之后再针对现有的护理管理制度,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然后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给予患者各项服务内容,让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放心、安心。在普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干预,不但在整体上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提升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水平,促进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促进了临床护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值得被医护人员运用到护理中,并值得被医护人员推广与提倡。
参考文献
[1]贺伟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30(7):888-899.
[2]雷雨颖.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0):100-101.
[3]薛锐.设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推进普外科优质护理工作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6):8-10.
[4]何英.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1):321-321.
[5]涂红梅、卢艳、刘萍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6):981-981.
作者简介:魏坤,女,1983年8月24日,山西省长治市,汉族,本科,主管护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外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