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控制中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5期   作者:刘珊珊1 马晓青,朱玉杰2
[导读]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在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录治疗的50例糖尿病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刘珊珊1  马晓青,朱玉杰2
        1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堽城镇中心卫生院;2.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医院    2714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在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录治疗的50例糖尿病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人数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了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采取了中医护理干预方法,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护理效果,血糖控制情况以及预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护理后,研究组的一个月空腹血糖指标(FBG)以及餐后2h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控制中,可以显著控制血糖指标,降低糖尿病发病机率,并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控制;中医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范畴。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足,饮食过量,脂肪和甜味,情绪失衡和过度运动导致人体阴虚。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应通过阴营养,体液营养,气血营养和促进血液循环来治疗。糖尿病高危人群更容易患上糖尿病,社区中全面的糖尿病预防和管理对降低糖尿病风险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就选取本社区医院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录治疗的50例相关患者作为研究案例,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进入本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项目的研究对象,按照进入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5~ 73岁,平均(66.2±4.5)岁,病程1~12年,平均(5.47±3.19)年。实验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 50~72岁,平均(66.5±3.4)岁,病程1~13年,平均(5.88±3.30)年。上述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无明显肝、肾功能异常,无严重心脑血管损害者;(2)无知功能障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所致的高血糖;(2)感染、酮症、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血管病或
        肝病等。
        1.2方法
        两个患者组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为患者提供基本治疗,主要有: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药物咨询,血糖监测等,饮食是基于蛋白质,低脂肪,低糖,低盐和少餐。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情感护理。由于患者的情绪变化会严重影响血压和血糖,相关医务人员不仅会介绍患者的住院和健康教育,而且还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帮助患者保持平缓心态。同时,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病因、常见症状以及改善方法。此外,还可以建立起患者交流沟通平台,组建专家来回答患者问题,定期举行健康咨询会议,通过结合患者的生活,职业和家庭状况,接受真诚的指导,引导情感使患者保持舒适的心情,并避免精神刺激、情绪失衡等导致的病情加重情况发生。
        (2)中医饮食疗法。饮食方案可根据草药的症状和体征分类来指导患者的饮食,以便患者保持能量平衡,避免暴饮暴食或吃得少,并根据草药的方法选择食材。此外,根据中医防治糖尿病的方法进行挑选食材,例如夏季选取新鲜苦瓜,冬季选取芪米粥等。
        (3)日常生活指导。指导患者按时工作和休息,定期安排其日常工作,每天晚上睡前在温水中洗脚,以改善脚部的血液循环并防止脚部周围神经的病理变化。东方医学认为糖尿病主要是使人衰弱的疾病,因此应避免熬夜、劳累起床等。
        (4)运动康复。根据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格以及中学五行等制定针对患者的运动计划,尽量选择有氧运动,例如太极拳和八卦。运动强度应每周至少出汗3次,一项以上的锻炼,每次约30分钟。
        (5)认知干预。通过进行个性化的“一对一”培训,小组培训和小组讲座,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糖尿病是终生疾病,解释其危害和预防措施,并就饮食疗法,体育锻炼,生活方式和情感对患者进行教育。患者应系统地和全面地了解他们的糖尿病知识,分发糖尿病知识手册,并接受公开征询,以回答糖尿病高危人群提出的问题。
        1.3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检验或者 F 检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控制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指标变化差异明显,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干预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情况对比

        3  讨论
        就目前而言,国内对社区糖尿病的患者仍然处在探索阶段。中医认为,糖尿病患者多由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致肺燥、胃热、肾虚而成,中医在糖尿病的预防方面较西医有优势。本研究以50例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这些护理方法都具备简单易学、操作性强、疗效持久等优势。情志护理可避免五志过极、长期精神紧张思虑而造成血糖波动。中医食疗方面以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为基本原则,帮助制定食谱,监督其执行,并结合相关的中医知识,药同食源,辩证施护。其中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除了能够减轻体质量以外,对代谢的影响也有益。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干预后 FBG、2 h PG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显著高于对照组(88.0%)。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能够有效调节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代谢,进而提高血糖的控制水平,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巍.中医护理干预在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20,21(07):1071-1072.
        [2]王丽芹,李思慕,徐乃伟,王飞.糖尿病足早期预防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29(28):3457-3459.
        [3]易秋晖.中医护理干预在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控制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1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