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胆囊结石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疼痛护理效果及其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5期   作者: 彭兴英
[导读] 目的 分析胆囊结石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疼痛护理效果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纳入的4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参照组
        彭兴英
        宜城市孔湾镇卫生院  441411

        摘要:目的 分析胆囊结石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疼痛护理效果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纳入的4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而同时期收治的另外40例胆囊结石患者则作为试验组,予以循证护理,比较护理后的组间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 参照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显著高于试验组,同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不仅在缓解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中具有良好优势,同时还可以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值得积极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胆囊结石;疼痛;生活质量;常规护理
        本研究旨在分析胆囊结石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疼痛护理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抽取了我院在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纳入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具体研究情况可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将我院在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纳入的4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参照组,而同时期收治的另外40例胆囊结石患者则作为试验组。参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数量为23例,女性数量为17例;患者最大年龄为65岁,最小年龄为36岁,年龄中间值(43.74±4.33)岁。试验组40例患者中,男性数量为21例,女性数量为19例;患者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35岁,年龄中间值(43.76±4.30)岁。两组胆囊结石患者均经腹部B超检查确诊,无手术治疗禁忌症,且全部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异常、胆管结石以及合并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病情护理以及用药护理等。试验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主要包括:①建立循证小组:小组组长为护士长,组员则由组长选拔若干名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②提出循证问题:由循证护理小组各组员之间进行讨论,总结分析以往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本次循证护理问题。③寻找循证依据:通过各数据库,例如知网以及万方等寻找循证护理依据,同时结合自身护理经验,为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③开展循证护理:在手术治疗前,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详细介绍胆囊结石疾病的相关知识,纠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错误认知,同时积极和患者沟通交流,指导患者如何调整心理状态,使其可以积极面对治疗。在患者手术治疗期间,需要对其各体征指标以及尿量变化等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并且熟练配合术者完成相关护理操作。在患者手术治疗后,需要对其尿管以及引流管等进行妥善安置,并且进一步加强其口腔卫生护理以及呼吸道护理等,对于早期疼痛较为明显的患者,如有必要可以遵医嘱予以镇痛药物;对于晚期发生疼痛的患者,可以选择应用腹带来尽可能的降低创口附近组织的牵拉刺激;对于胃肠蠕动差所致腹部胀痛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热敷或者是按摩等方式进一步促进患者肠蠕动。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分别通过数字疼痛评分法(NPRS)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1]进行评估,前者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高,后者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均由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检验方法为t检验,P<0.05即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
        参照组和试验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分别为(4.98±1.01)分和(3.11±0.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0,P=0.000)。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3讨论
        胆囊结石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目前较多研究均表示其发生和患者机体分泌胆固醇过多以及肠道吸收胆固醇能力下降等存在密切关系。随着近几年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由于其创伤小以及恢复快等优点在胆囊结石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该手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其术野较为狭窄,在手术操作时可能会对患者体内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牵拉损伤,进而导致患者术后容易产生一定疼痛感,降低其术后生活质量,因此加强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2]。以往常规护理由于容易忽视患者的心理以及疼痛等方面的护理,因此容易导致护理效果欠佳。而循证护理作为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新型护理模式,其可以将患者护理需求、现有的临床护理研究资源以及护理人员自身的护理经验等进行有机结合,进而为患者制定更具科学性的护理干预方案,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显著高于试验组,同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试验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循证护理在缓解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以及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均可发挥良好作用。而丁云凤等[3]也指出,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中,循证护理无论是在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方面,还是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均比常规护理更具优势,和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不仅在缓解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中具有良好优势,同时还可以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值得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车双华.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5):2865-2866.
[2]蔡雪娟.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3):375-376.
[3]丁云凤, 李娜, 冯娟,等.循证护理对于缓解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J]. 医药前沿, 2019, 9(1):183-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