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5期   作者:顾 盼
[导读]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任选我院90例患者,均是于2019年1月-2020年7月接受急诊治疗的患者,
        顾 盼
        上海永慈康复医院,上海 201100
        【摘要】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任选我院90例患者,均是于2019年1月-2020年7月接受急诊治疗的患者,均分两组,甲组患者45例实施人性化护理,乙组患者45例实施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急救诊治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焦虑与抑郁评分。结果 通过表1得知,甲组急救诊治时间和住院时间相较于乙组更少,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表2得知,甲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乙组更甚,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表3得知,干预前,甲组焦虑、抑郁评分相较于乙组无显著不同(P>0.05);干预后,甲组焦虑、抑郁评分相较于乙组更低,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更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诊患者;人性化护理;焦虑;抑郁满意度
        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合理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不但能够降低患者不良情绪,还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1】。为此,临床医护人员应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高度重视,通过科学利用,将其存在的积极作用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发挥出最大化,为急诊患者早日康复做铺垫。以下主要内容为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与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任选我院90例患者,均是于2019年1月-2020年7月接受急诊治疗的患者,均分两组,甲组患者45例,乙组患者45例,甲组患者男性30例,而女性则15例,乙组患者男性28例,而女性则17例;甲组患者均龄(55.12±5.23)岁,乙组患者均龄(55.76±5.33)岁。所选患者均满足实验要求,排除兼精神障碍与重大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皆没有明显差距,有可比性。
        1.2方法
        乙组患者45例实施基础护理,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如果有异常第一时间告知给主治大夫展开紧急处理;监护患者输液情况,遵照医嘱用药;结合患者的真实情况,备好相应的药物与器械【2】。甲组患者45例实施人性化护理,内容有:第一,心理干预。待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沟通,掌握患者真实情况,充分掌握患者心理状态,且结合其真实情况展开对应心理干预。第二,环境干预。定期清理病房卫生,做好消毒通风工,保障室内温湿度适中,按照患者需求科学布置病房布局,尽可能给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保障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第三,行为干预。若是患者年纪偏大,护理人员应协助其处理繁杂的琐事,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于护理人员贴心的照顾【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急救诊治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焦虑与抑郁评分,对数据进行记录并观察分析【4】。
        1. 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的比较采用 t 值检验,计数的比较采用 X2检验,P <0.05 代表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急救诊治时间和住院时间
        通过表1得知,甲组急救诊治时间和住院时间相较于乙组更少,前者急诊抢救时间为41.63±10.12分钟,住院时间为10.12±1.33天,后者急诊抢救时间为53.31±12.87分钟,住院时间为15.12±2.23天,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急救诊治时间和住院时间(±S)

        2.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通过表2得知,甲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乙组更甚,前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后者护理满意度为77.78%,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n,%]


        2.3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
        通过表3得知,干预前,甲组焦虑、抑郁评分相较于乙组无显著不同(P>0.05);干预后,甲组焦虑、抑郁评分相较于乙组更低,前者焦虑情绪评分为30.23±1.34分、抑郁情绪评分为32.23±1.23分,后者焦虑情绪评分为49.56±1.45分、抑郁情绪评分为44.11±1.21分,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s,分)
   
         3、讨论
        随着医疗事业的深入发展,一些新型的护理模式被广泛的运用到了临床治疗当中,人性化护理模式便是其中的一种,其主要基于患者为中心,通过立足患者心理需求实施对应的护理服务,让患者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进而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研究表明,对患者展开个性化护理能够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对维护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实验结果为:通过表1得知,甲组急救诊治时间和住院时间相较于乙组更少,前者急诊抢救时间为41.63±10.12分钟,住院时间为10.12±1.33天,后者急诊抢救时间为53.31±12.87分钟,住院时间为15.12±2.23天,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通过表2得知,甲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乙组更甚,前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后者护理满意度为77.78%,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通过表3得知,干预前,甲组焦虑、抑郁评分相较于乙组无显著不同;干预后,甲组焦虑、抑郁评分相较于乙组更低,前者焦虑情绪评分为30.23±1.34分、抑郁情绪评分为32.23±1.23分,后者焦虑情绪评分为49.56±1.45分、抑郁情绪评分为44.11±1.21分,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和陈雪松,刘丹等人研究结果无太大不同,有代表性。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更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雪松,刘丹.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科学,2020,11(16):74-75.
        [2]颜巧珠.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32):149-150.
        [3]杜云静,申月芹.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6):77+85.
        [4]李燕.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04):506-5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