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图里河林业局温河专业森林消防队 内蒙古牙克石 022181
摘要:时下,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进步,不仅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地位日益突显,而且基层社会的治理越来越成为社会法治的重心,基层社会的治理也是社会治理创新和发展的源头。本文基于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发展展开论述。
关键词: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发展
引言
基层党的建设起着团结群众、凝聚群众、助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前仍然在一些地区沿用过去的老传统对基层社会进行管理的情况,与日益发展的新时代已不相适应。在大时代背景下,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自身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传统国有企业到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重要意义
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点,是党的生命力所在,是基层治理固本强基的工程,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推动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是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着力点,保证着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稳定、解决社会矛盾和主要问题,对于基层党建在基层治理工作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理论上讲,基层党的建设可以推进基层社会的综合治理,通过对基层党建工作思路的合理优化,进行模式创新,可以有效推进基层社会法治化进程的实施,分析党建在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具体的挑战,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2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制约因素
2.1引领社会治理理念转型慢
一些干部潜意识中把党建看成“虚功”,没有认识到基层党建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城市基层党建新理念还没有树立起来,习惯用抓街道社区党建的办法抓城市基层党建,着眼点和着力点聚焦在街道社区本身的具体工作,缺乏系统建设和整体思考。对社会治理的管控思想严重,习惯用管理的思维看待社会治理,党建与社会治理之间缺乏科学协调引领,用“包办”代替“引领”,把党的引领异化为“包揽一切”。
2.2党建共建机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1)共建共治意识有待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既需要发挥党支部和党小组的智慧与力量,也需要强化系统整合,形成“齐心协力抓党建、相互协同促治理”的强大合力。然而,现实中部分辖区单位因为关系互不隶属,彼此交流和沟通相对较少,对社区党建工作缺乏认同感,不愿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不愿共担党建发展责任,不愿主动走出“大院”“围墙”,不愿融入基层党建“大家庭”“大平台”,还存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情况。一些辖区单位片面地认为,只要政治方向正确、理想信念坚定,参不参与社区党建没有多大关系。此外,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内涵发展、系统增效的“聚合效应”不够凸显,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2)互联互动机制有待充实,目前,街道社区普遍建立了大党委、党建联席会等互联互动机制,并有一系列的制度、举措保证党建工作有序稳步推进,但也存在“联而不合、联而不动、联而不实”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在不同社区、组织或人员之间,党建工作的联系联动时常有之,但涉及实质性合作和交流则少之又少,有的遇事协商主要“靠感情”“刷脸面”。基层党组织协调辖区单位参与共建的能力相对有限、招数不多、举措乏力,缺乏必要的行政约束和利益联结等有效手段,使共建不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权威性,导致共建活动大多是浅层次的,没有产生深层次的“化学反应”和“联动效应”,这也使得基层党组织在抓党建过程中,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和无可奈何。
2.3引领社会治理内生动力不足
基层党组织自身组织力不强,主要表现为组织涣散、党建模式“粗放化”、部分党组织能力弱化,领导力、组织力、号召力在基层呈衰减趋势。加之基层党建工作从业者专业能力和精力所限,有的忙于应付差事,有的无暇顾及本职工作,导致对党建思考不深不透,贯彻上级指示不到位,联系服务群众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3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探索
3.1实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程,打造基层治理的战斗堡垒
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强化基层治理,必须把党支部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更好地担重任、唱主角。创新党支部设置,采取分类、联合等方式组建党支部,推动党支部有效嵌入各类社会组织和新兴领域,把党支部建在业主委员会中、建在网格上,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持续开展“大学习、大检查、大规范、大提升”活动,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面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使党支部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注重织密组织网络,推进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街道社区、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
3.2增强党建引领的能力
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主阵地。优化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依托国内、市内红色资源等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做好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双报告三考评”工作,发挥党员在治理中的带头作用。通过岗位培训、党课辅导、观摩学习、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系统开展社会治理专题教育培训,培养一批年纪轻、素质高、有活力的社会治理能力强的党务工作者。走好群众路线,围绕群众关心的事、操心的事、烦心的事优化服务,结合工作实际打造各镇、街服务品牌,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3.3实施基层基础保障提升工程,筑牢基层治理的力量支撑
基层治理情况复杂、任务繁重,单纯依靠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整体突破、系统推进。强化基层治理,必须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各主体的智慧力量,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合力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推动机制引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让党建引领有抓手、好操作、能持久。推动责任落实,坚持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将基层治理的相关内容和指标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之中,以基层治理创新成效检验基层党建实绩。推动重心下移,加强工作支持和资源保障,把人力、物力、财力更多投放到基层,确保基层有钱办事、有人办事、有场所服务。推动减负提质,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治理。
结束语
基层治理“千条线”,党建工作“一根针”。在国有企业中,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同时抓、两不误”、必须“真学活用、落到实处”,必须“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只有锲而不舍地走下去,党建引领下的国有企业才能彰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迸发出更加强大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1]刘长发.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06):60-63.
[2]潘超.发挥党建引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N].苏州日报,2019-12-05(A09).
[3]荀明俐,赵雪.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7):22-24.
[4]陈东辉.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与路径[J].理论与改革,2019(03):181-188.
[5]李玉良.论新时代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兼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20(02):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