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宁阳县委党校 山东宁阳 271400
摘要:县级党校作为党校系统中的基层党校,在培养基层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中承担着主要任务,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提高素质能力、加强锻炼党性的主阵地和大熔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以县级党校为代表的基层党校职能弱化,运转艰难,面临发展困境。按照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党校的地位和作用不能淡化,党校的发展不容忽视。要真正发挥好“阵地、熔炉”作用,必须寻求走出困境的对策。本文以县级基层党校为视角,围绕行政后勤服务等方面工作,对基层党校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求基层党校的发展和创新之路。
关键词:县级党校 发展困境 改革 出路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党校姓党作为党校的灵魂,贯穿于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各个方面工作之中,融入到党校教员和管理人员的思想与行动之中”的工作要求,全面把握我校发展现状,找准行政后勤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求快速突破口,进一步谋划和理清发展思路,做到有的放失,围绕行政后勤工作人员在政治、思想、作风、纪律、服务效能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主要体现在工作方法不够灵活、创新意识不足、紧张感、计划性不强,服务效能不高,主动考虑、超前考虑工作不多等问题;在后勤保障方面,县级党校主要表现在校园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县级党校不具备独立宿舍供学员住宿,无法实现吃住一体化封闭式办学,后勤保障能力相对较差,这与当前大规模培训、轮训干部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这也是目前部分县级党校后勤服务方面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观念落后,思想保守
现阶段,县级党校个别工作人员在行政后勤管理服务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依然存在,宁愿服务不足,也不愿冒险,自力更生意识不强,想方设法解决困难的冲劲不足,工作中,依然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
(二)制度缺失,行政后勤管理服务规范性不高
当前,在党校日常事务管理和培训教学等工作中主要还是依靠于行政手段,行政后勤服务相应制度还不够完善,加之基层党校配套设施相对落后、人员匮乏等因素存在,经常会出现行政科室职责不够明确,后勤服务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三)经费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一方面受地方财政收入的制约影响,财政拨付和保障比较困难。党校区别于国民教育,没有专项资金来源,只有地方财政拨款这一条路,县级党校,除人员工资外,每年地方财政安排预算经费有限,随着各种学历班的停办,几乎没有创收渠道,水、电、通讯等维持正常办公费用都非常困难,改善教学设施和对教师培养的投入不多。另外,校园面积狭小,设备陈旧,缺少配套的现代化信息化教学设施,没有形成学、食、宿一体化办学模式,功能不齐全,办学承载力堪忧,这也是制约基层党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提高党校行政后勤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措施
一是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党校行政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县级党校自身实际出发,认真总结行政后勤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突出实效,狠抓各项工作规章制度的落实,做好行政后勤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工作,为党校事业发展做好后勤保障。
二是切实领会和坚持“党校姓党”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持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党校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核心就是坚持党校姓党。党校姓党贯穿党校工作始终,其中也包含着统领党校后勤工作。我们说党校教师姓党,党校后勤工作者同样也姓党。这也为做好党校行政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和根本遵循,我们在行政后勤管理服务中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坚持“党校姓党”原则,进一步增强党性意识,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要强化学习教育,转变行政后勤管理服务理念。行政后勤人员要认识到行政后勤工作不只是服务待人,还有以身示范、教化于人的责任。行政后勤工作不只是与物打交道,还有与教师、参训学员沟通、与社会各界交往的职责。在具体工作中敬业爱岗、主动热情、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善于沟通、团结合作、富有集体荣誉感的优点无不展现着党校人的良好形象。因此,要以此次调研学习为契机,深化认识,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行政后勤队伍为目标,结合当前形势和我校工作实际,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扎实开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服务技能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行政后勤工作理念,转变行政后勤服务观念。
四是要强化敬业意识,打造优质行政后勤管理服务团队。优质的行政后勤服务是以高素质的行政后勤人员为基础的,加强行政后勤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思想进步、技术过硬的行政后勤队伍是完成行政后勤工作的必要保证。因此,要培养行政后勤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思想上忠诚于党的事业,热爱行政后勤工作,做到一切从大局出发,敢于发扬“吃苦在前,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抵制拖拉散漫习气,不断增强行政后勤工作人员爱岗敬业和服务的主动性,打造一支优质行政后勤管理服务团队,有效地促进行政后勤人员工作作风的转变,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党校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五是要强化制度建设,保障行政后勤工作有章可循。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不断充实完善行政后勤管理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督查工作机构及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对行政后勤工作事项以及任务目标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按计划正常推进。对于未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严格按照制度,及时通报,并责令按时完成整改,促使形成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和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
党校对行政后勤人员的要求应是高标准的,对行政后勤队伍的建设是有条件的。要解决行政后勤管理服务落后与开创教育培训新局面不相适应的矛盾,就必须从行政后勤管理服务制度建设,后勤人员选拔、调配工作着手。坚持职、责、权、利统一,明确责任,激发行政后勤工作人员以校为家的主人翁精神,使党校行政后勤管理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党校事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永祥.试论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体制及模式.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7.
[2]唐艳枫,翁兆丰.独立学院后勤管理机制与模式改革初探.高校后勤研究,2015-5.
[3]王伟等.精细化管理理论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借鉴与应用.现化物业.现代经济,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