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建筑电力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钱先清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改善,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要使传统的建筑物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使其具有服务性的特点。
        江门明浩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省江门市  529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改善,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要使传统的建筑物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使其具有服务性的特点。现阶段,智能化和自动化逐渐在建筑行业普及,建筑物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这也给智能建筑物的电气施工管理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为了保证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应该在智能建筑物的电气施工管理中,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实现对管理过程的控制和改善。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力施工;管理;控制
        智能建筑是为了满足不同住户的不同要求来优化调整建筑的综合管理的建筑物,利用科学的电子通电管理技术和先进的现代建筑观念,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环境,令住户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的不同要求,为业主提供高质量的日常居住环境。虽然智能建筑以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给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但是给电力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智能建筑的电力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是指工作人员应该严格的按照相关的建筑物电力施工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建筑的电力系统进行施工,以保证住户的不同要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实现人性化的居住环境目的,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
        一、慨述
        智能建筑是为了满足不同住户的不同要求来优化调整建筑的综合管理的建筑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越来越有自己的个人想法,因此在智能建筑的实施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利用科学的电子通电管理技术和先进的现代建筑观念,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环境,令住户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的不同要求,为业主提供高质量的日常居住环境。虽然智能建筑以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给人们提供了舒适 的居住环境,但是给电力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智能建筑的电力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是指工作人员应该严格的按照相关的建筑物电力施工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建筑的电力系统进行施工,以保证住户的不同要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实现人性化的居住环境目的,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因此,在智能建筑的电力施工中不但工程的技术工作实施到位,还要对其进行管理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监控。
        二、智能建筑电力施工管理的现状
        1、智能建筑电力施工技术水平不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晚,技术发展相对发展比较缓慢,加上区域经济条件的差异,使得整体上我国智能建筑电力技术水平低下,由于人们对于智能建筑电力施工技术的产业化的观念意识薄弱,导致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建筑电气技术产品,同时部分技术产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条件。部分建设单位对我国智能建筑电力技术的整体水平不是很了 解,要求高、期望大,但是由于相关的施工人员没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智能建筑施工技术,致使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应用效果不理想。
        2、施工规范不完善。由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在近段时间才逐渐采用电能建筑电力技术,智能建筑的电力施工工程在我国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其有关设备并不完善,相应的系统要求并不规范,对 于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没有针对性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来指导,以致于在验收电力设备时工作人员在大部分的情况中 只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判断,从客观条件上缺乏相应 的测试和标准要求。
        3、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低。一般情况下,在智能建筑的电力施工中不同的环节有不同的部门负责,整体上智能建筑的电力设计由设计院承担,具 体的实施过程由施工队伍负责,在目前条件下,二者之间普遍会有不协调的情况的发生,甚至会出现脱节的现象,电力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部分施工团队的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职业素养低,施工质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某些施 工团队过重的讲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导致电力工程在完工之后并不能达到预期质量的要求。


        三、智能建筑电力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管理施工队伍的素质。工程师应审查电力承包分包单位的资质及岗位证书等,要求进行智能建筑电力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电力工长、安装电工及电焊工应持有相应的“岗位证书”或“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自身应提高质量意识,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并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灌输其为业主和用户负责的理念。
        2、做好设计交底工作。电力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人员应充分熟悉施工图纸,理解设计意图,加强与设计方的交流和沟通,对发现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错误、施工有困难或是有任何疑问时,可及时向设计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施工前还应对相关的电力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指出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按图施工。
        3、智能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1)做好电线管路敷设。电线管路敷设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过小;金属桥架支架未做可靠接地;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埋设的保护层厚度不够。其质量控制要点为:控制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最小允许弯曲半径;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两处与接地或接零干线相连接;当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要保证保护层厚度大于 15mm;
        (2)解决灯具及设备的安装问题。此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分灯具产品无产品合格证,型号规格与设计不符;灯具施工的位置与设计不符,排列不齐;有的设备安装位置与实际管线预留位置有偏差等。质量控制要点有:加强对进场灯具等产品的检查验收,产品合格证等质量证书应齐全,型号规格必须与设计相符合;灯具安装时严格按照设计位置,排列时应与顶板装修风格相适应,符合整体装修效果;设备安装位置与预留管线位置有偏差的,可加装长度不大于 1m 的保护软管;
        (3)配电箱部分的问题。配电箱在生产及安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配电箱箱体铁皮厚度不够导致箱体变形;配电箱型号或部分元器件与图纸不符;少数箱体安装后周边缝隙过大,出现翘角现象;箱体开孔与导管管径不匹配,甚至有的采用电力焊开孔,导致开孔形状不规则;线缆排布混乱,箱子内无网路编号和标识。其质量控制要点有:配电箱的箱体要用厚度不小于 2mm 钢板制成;订货时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选货,施工前检查其外观、尺寸及箱内元器件的规格型号;箱体安装应牢固,安装配电箱箱盖紧贴墙面;箱体安装时位置应正确,部件齐全,按照导管管径进行开孔,并采用开孔器开孔;箱内接线应整齐,回路标号齐全,标识正确;
        (4)弱电系统的安装。此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智能建筑的用电等级较高,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并且用电负荷不易准确估算且变化大;智能设备的结构、接线方式和安装方法不统一;防雷接地不满足要求;部分设备的安装位置、高度不符合规范,易发生误报警。其质量控制要点有:及时结合弱电产品变化情况验算用电负荷,确保材料的合理利用及设备的运行安全,对电子、通讯等智能设备准确划分用电等级,保证设备用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因智能建筑有大量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系统,有较高的抗干扰要求,所以应采用综合接地体和等电位连接,天线进线必须加装避雷器保护;安装超声波探测器时不要靠近排风扇和暖气设备,监控摄像机安装时要尽量避免逆光现象,以保证其可靠性。
        总之,因为我国智能建筑的电力施工出现的相对其较晚,目前阶段,在电力施工的工程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要明确的清楚电力工程的不足,同时要建立和健全施工工程的管理机制,同时做好质量监控的工作,以确保电力工程的质量,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朝着先进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覃宏武.试析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 [J].建材与装饰,2018,16.
        [2] 刘国卿.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9(12):11.
        [3] 孟海青,吕 杰.浅谈电力电气工程的监理要点与施工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8(1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