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龙龙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脚步加快,建筑工地增加,对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尤其在文明创建高标准和环境保护严要求的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的各参建方均越来越重视建筑工地的扬尘治理,以维护“整洁靓丽”的市容市貌和“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建筑工地;扬尘整治
一、现有建筑工地扬尘整治的主要作法
1.1 ?严格落实文明施工标准规范中关于工地扬尘控制的相关规定
施工单位严格贯彻落实《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绿色施工导则》中对大气污染、水土污染、施工噪声及光污染等方面的防治举措,在建筑工地推行绿色施工工作措施控灰控尘,提升场容场貌,降低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干扰。
1.2 ?推广应用技术控制措施
积极引导建设项目应用新的技术手段,提高文明施工管理效率。在施工现场设置喷淋降尘系统,设置雾炮等措施,利用高压水泵形成水雾,吸附空气中的粉尘颗粒,有效地降低施工活动引发的扬尘。项目设置扬尘自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大气颗粒物浓度、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达到预警值自动报警处理。设置专用垃圾通道,避免垃圾污染。在施工现场材料加工区域、非施工的行人和车辆通过区域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在主要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装置,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堆放、运输采取有效防尘措施。对施工现场裸露土壤采取遮蔽、固化措施。
1.3 ?强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
结合建筑施工及季节气候特点,适时开展扬尘污染、环境卫生等方面的专项整治,督促建设项目落实环境保护措施,清理扬尘整治档案,对排查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及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制定《建筑施工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督促建设项目明确扬尘管理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对环保部门督查的突出问题进行差别化监管,建立监管台账,跟踪落实问题。通过突出重点、集中打击,有效地加强文明施工管理薄弱环节。组织开展施工工地扬尘污染“五日清零”专项行动,集中力量对全市施工工地扬尘问题进行全面清查整改,全力推进裸土未覆盖、施工围挡不规范、喷淋设施安装不到位、洗车设备不规范五个清零。经常性地组织建设、施工、监理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及绿色示范工地进行实地观摩,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先进举措,提升建设行业文明施工管理意识及水平,形成浓厚氛围。
二、?现有工地扬尘治理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建筑工地不断增加,尽管对工地施工现场监管采取了施工视频监控、扬尘监控等措施,但由于信息未互联互通、数据未集中利用,还只停留在现场管理层面,存在着现场监管力量不足、手段单一、效率低下,实时、多级管理难以实现、可追溯性差等问题。
(1)部分企业及項目对环境整治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未严格落实施工围挡、扬尘控制、车辆冲洗等方面措施,污染周边环境,并对市容市貌造成不利影响。施工现场大量裸土未覆盖,出入口洗车装置未有效使用,部分围挡未达标。场内材料堆码凌乱,整个场地排水措施不完善积水严重,施工道路保洁不到位,部分道路未硬化,围挡部分不连续告。(2)远程扬尘监控不到位。监控中心数据不能及时反馈,企业整改不及时。各个地方进展不一致,因项目建设费用立项、招投标环节周期长等原因导致相关工作滞后。
三、扬法治理的有效举措
3.1 ?完善文明施工标准,落实绿色施工要求
明确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方面的标准及措施,加大建筑工地噪声、尾气、扬尘的防控力度。完善扬尘治理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研究完善工程造价、文明施工措施费定价机制,为文明施工水平稳步提升提供资金保障。实行现场和市场联动,从招投标方面给予积极创建绿色工地、标准化工地的施工企业以政策支持,提高建设项目落实扬尘防治措施的积极性。
3.2 ?严格落实扬尘控制措施
在建筑工地采取综合采取措施,严格控制扬尘污染。一是采取喷淋降尘系统和降尘雾炮。在施工现场重点部位利用喷淋装置和降尘雾炮进行针对性降尘处理。二是实施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监测系统。三是设置车辆冲洗装置。在施工现场主要出入口设置冲洗台、高压水枪等,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避免造成道路扬尘。四是实施路面硬化和裸土处理。工地现场非施工的行人或车辆通过区域实施路面硬化。对施工现场内3个月非施工作业的裸露土壤,采取覆盖、遮蔽措施,避免引发扬尘。五是落实施工现场布置。施工现场在堆放、装卸、运输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时,采取遮盖、封闭、洒水等措施。
3.3 ?推广应用信息化监管手段
建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一体化监管平台,强化扬尘在线监测平台运用。将扬尘噪音自动监测系统与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相结合,强化对施工现场噪音扬尘的监控,及时介入整改预警项目。与行政主管部门现有的业务系统无缝对接,加载详细项目信息,建设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一体化监管平台,全面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管信息,改进对工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绿色施工的监管方式和工作模式,运用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提高扬尘治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建立由颗粒物在线监测仪、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后台数据处理系统及信息监控管理平台四部分组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一体化监管平台。系统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通过光散射在线监测仪、高清摄像头、气象五参数采集设备和采集传输等设备,实现实时、远程、自动监控颗粒物浓度;数据通过采用4G网络传输,可以在智能移动平台、桌面PC机等多终端访问;支持各种终端平台通过公网访问,实现基于Web的污染源实时数据在线监测,现场图像和视频的监控、污染源超标报警、以及面向不同管理层的各种管理与统计分析。系统实时监视在线监测仪器是否正常工作,数据上传是否正常,从而清楚设备的运行状况及运行进度,当前端数据采集设备或仪器出现故障时,系统自动提供报警信息方便站点负责人及时知晓,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实现污染物浓度预警。一旦各项监测因子浓度出现异常波动时,系统启动超标报警。系统支持移动客户端登录,监管人员通过APP实时查看各个工地的监管数据及视频信号。
3.4 ?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联动执法
畅通部门间信息沟通渠道,完善协同管理机制,联合住建城管、交警、环保等部门,定期开展集中执法行动,综合运用现场监督、企业诚信评价、经济处罚等手段,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管理行为。一是日常监管全覆盖。根据实际情况明确监管范围及职责,做到建设项目监管全覆盖、无“死角”。二是重点问题专项治理。部署开展城郊结合部扬尘专项整治、建筑施工领域环境保护行动、建筑施工扬尘专项治理等多项行动,针对环境污染的重点部位、关键问题、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治理。三是示范项目典型引路。积极引导建设项目落实环境保护等方面措施,提升绿色施工管理水平。组织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观摩学习,现场交流扬尘控制的一些具体做法,提升建筑工地的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督促责任部门保持常态,将扬尘防治整治纳入到每月一次建设项目监督抽查的重点内容,单列进行检查。在季度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中,严格对照标准对文明施工进行检查评分。对积极落实环境整治工作要求,推广应用绿色施工举措的建设项目进行评优评先,并在项目招投标、建筑行业企业综合评价中予以加分,激励优秀企业,提高企业开展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工地扬尘随时在线监控[N].湖南日报,2017(5):20.
[2] 张所容.基于激光检测法的大气扬尘实时在线监测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7(6):5.
[3] 荆永贺.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