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金根
身份证号:3212841986031****
摘要:建筑工程企业在进行日常管理时,将建筑工程质量作为管理的重点内容,不断强化管理力度。在目前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管理的不完善,导致整体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对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关注和重视。文中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
1导言
从过去的低层建筑发展到如今的高层、超高层建筑,难度越来越大,需要协调处理的工作更是大而难,这就需要施工管理者不但要有一定的建筑施工管理知识,还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有足够的了解和完善的措施,有效地控制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正真地使项目工程在受控下顺利进行。
2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
2.1人文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涉及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发展,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人文因素。人文因素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包括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两个方面。施工人员是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人员,但由于施工人员的不确定性,其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影响巨大。有些施工人员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其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在参与施工时主要借助自己的经验进行施工。同时部分施工人员素质较低,存在品行不端的问题,这给施工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都带去了巨大的影响,常常存在着不按工程标准和现场安全准则施工的问题,给建筑工程的开展带去了难度。同时,在管理人员方面,由于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管理,对施工人员有督促、监督的职能,其在规范施工人员行为方面的作用较明显。如果管理人员具备安全素养,技术水平较高且管理方法较为科学,那么工程的开展就会相对容易许多,但是如果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安全意识不够强,采取的管理方法不够科学恰当,缺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支撑,那么就难以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顺利开展。
2.2管理规章制度因素
科学的工程管理规章制度就是用来规范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行为的制度,同时其也是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工程管理的制度依据。科学高效的、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按规范和流程进行,进而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水平,同时,其也能保障管理人员的行为更科学,发挥管理制度的监管作用,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发展。但是目前许多建筑企业在开展建筑工程建设时对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利用还不够深入,尚未意识到管理制度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了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问题和管理人员的失职缺位问题。由于制度没有被充分落实,管理制度难以发挥其原有的约束力,甚至在某些建筑工程中缺乏管理制度,这直接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
2.3施工方法因素
施工方法对建筑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要想保证一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科学的施工方法是必要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方案的设计、施工工艺的选取和施工操作方法的选择等多个方面,其对工程开展的安全性和工程的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在当前许多建筑工程的施工建造过程中,许多建筑企业对施工方案的考量都不够深入,其设计方虽然大体是安全可行的,但主要是满足最低的质量要求,减少施工成本,忽视了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对建筑质量和寿命的影响。同时,由于许多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施工方法和标准在落实上不够彻底。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措施
3.1建立和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一般而言,科学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能够为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的同时还能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而言,其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管理、流程控制、施工工序交接、建筑质量检查等方面。
因此,要结合施工项目的规模大小构建完善的管理组织机制,确保所有人员能够重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此外,管理机制的建立要满足工程自身的特点,首先要制定总体的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完善管理体系,确保能及时发现体系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将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相关人员身上,安排专业的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以保证不同施工阶段之间的连贯性,提高施工的质量。
3.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就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方面而言,其要包括材料管理和施工过程监管这两个方面。首先要建立专门的质量监管部门,同时在施工现场安排专业的质量检查人员并配备先进的仪器,以提高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其次,在施工工作开展之前,要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对设计的施工图纸以及规定的施工进度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以后才能进行,提高施工流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最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监督,如果发现问题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工程竣工后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保证工程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投入使用。
3.3施工过程进度控制
对于施工进度控制而言,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由于施工现场的条件和环境存在变化的可能性较大,只有具体掌握施工现场的状况以及具体施工进度,才能根据影响因素对进度进行调整。如果进度落后就要系统的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施工进行调整。
3.4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在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时,要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原则。成立由技术、生产、安全员等人员组建的文明施工领导小组。操作机械的人员要有合格证书以及专业的操作能力,如果机械产生故障,要及时检查并维修之后才能继续使用。此外,要确保机械仪器的安全装置能够正常运行,这样才不会产生伤害和漏电事故。在施工现场的相关位置安装符合标准要求的防护装置,对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要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之后才能发证上岗。
3.5落实安全监督策略
在安全监测战略运行体系中,应建立符合安全管理需要的健全、完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评价措施和赔偿处罚制度,并迅速追究标准化责任。《安全生产责任书》提高了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为了在招标阶段有效预防事故和解决工程中的问题,必须对安全生产和文明建设项目进行整合、综合控制、制定各种应急救援管理方案,及时减少损失。在实施安全监督控制措施的过程中,必须提升责任管理机制,列出专项资金,严格执行专项管理机制。
3.6强化成本控制效果
建筑单位需要从经济角度整合成本管理机制,并积极建立更系统的管理机制。根据项目子项目编制目标负债成本,有效计量收益水平。在签署项目目标责任协议时,需要集成成本管理系统,以使评估机制和管理措施有效。另外,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积极实施成本管理制度,限制相关工作行为,严格执行工作的具体要求,合理化具体项目的成本,优化竣工审核,增强成本管理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解决建设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使城市建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更进一步,而且在促进城市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领域,项目管理中常见问题的控制和管理应该得到很好应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社会应高度重视建设项目管理中常见问题的管理和管理,切合实际,继续提高建设项目管理中常见问题控制和管理的应用水平,有效促进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陆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的综合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3):106-107.
[2]吴钦.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的综合分析[J].科技展望,2017(03):147.
[3]黄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江西建材,2017(02):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