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战略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4期   作者:武成健1 周文瑜2 张涛3
[导读] 本文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处的不同环境以及战略的方向对其财务战略的选择进行分析、探讨,能帮助企业更高效地进行财务战略的实施,更能满足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武成健1  周文瑜2  张涛3
        武警警官学院
        摘要:本文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处的不同环境以及战略的方向对其财务战略的选择进行分析、探讨,能帮助企业更高效地进行财务战略的实施,更能满足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分析并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它提高了企业财务的能力,即提高了企业财务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其次财务战略注重系统性分析,这提高了企业整体协调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协同效应;最后,财务战略着眼于长远利益与整体绩效,有助于创造并维持企业的财务优势,进而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企业战略;财务管理;战略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应对需求变化迅速且难以把握变化趋势的买方市场,企业逐渐意识到努力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财务战略的研究应该以核心竞争力为核心,应把战略管理、战术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生命周期进行有机结合,将视线转移到核心竞争力及其发展活动上,把管理的目标设定为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战略正是这一新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核心部分,它是在战略管理学的指导下,围绕以实现顾客价值为导向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依据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处阶段特点,按照企业财务关系构建面向21世纪的、符合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财务战略体系,制定具有全局性、导向性、长期性的财务战略。该战略有助于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完善和发展现代意义上的财务战略理论与方法体系。
        2  国内研究状况
        长期以来,我国财务界研究财务管理理论总是以财务本质为起点。但是,以财务本质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显得有些牵强。这是因为:其一,财务本质是一个纯粹理论性的范畴,缺乏与实践的直接联系,以它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容易导致财务管理理论脱离实践。其二,财务本质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的根源是理财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人们对财务的本质有着不同的认识[1]。因此,财务本质并非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本源的理论要素,以其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不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对财务管理系统的影响,无法揭示财务管理发展变化的真正原因。理财环境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的抽象范畴,从此点出发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则符合推理逻辑。而且,理财环境还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包含了财务管理实践的全部内容,孕育着财务管理理论要素的全部,以此为起点构建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可以揭示财务管理发展过程的全部因素和客观规律,因而是全面的、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2]。众所周知,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而企业价值最大化则充分考虑了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且它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第一,营造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第二,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关心职工利益,培养职工的认同感;第三,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重大财务决策邀请债权人参与,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第四,关心政府政策的变化并严格执行,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3]。此外,还要重视客户利益,以提升市场占有率;讲求信誉,以维护企业形象等,显然,以上利益相关者都有可能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影响: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通过表决决定企业重大的财务决策,董事会直接任免企业经理甚至财务经理;债权人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偿债能力,以及按合约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提供人力资本必然要求合理的报酬;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公共服务,也要通过税收分享收益[4]。
3 国外研究状况
早期战略管理思想阶段,虽没有出现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但已产生了很精彩的战略思想。

到20世纪初,法约尔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整合,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这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企业战略思想,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教授将之称为企业战略的第一种观点。 最早被看作具有现代意义的战略研究著作应该是巴纳德(1938)的《经理人员的职能》,在该书中,首次将组织理论从管理理论和战略中分离出来,认为管理和战略主要是与领导人有关的工作。同时巴纳德强调管理科学的重点在于创造组织效率,其他管理工作则应注重组织的有效性,即如何使组织与环境相适应。他认为,社会中各个组织都是一个相互协作的系统,经理人员的职能就是处理好组织体系同其他环境体系的关系,这种有关组织与环境“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战略分析方法的基 础,波特称之为企业战略的第二种观点。20世纪60年代,安德鲁斯将战略通过四个方 面进行划分,分别是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与渴望以及社会责任,其中市场机会与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外部因素。而公司实力与个人价值观和渴望是企业内部因素,他还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波特将其称之为企业战略的第三种观点[5]。
        4 综述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也在不断面临不同的挑战。企业制定的财务战略如果缺乏合适的方向,会造成企业发展的局限性,使得企业经营活动无法顺利开展,所以本文在对国内外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现状下,拟在后续研究中深入探讨企业财务战略方向设计的必要性。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利益体,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企业财务战略是企业整体战略的一个部分。企业财务战略的整体实施和执行,都需要以财务战略为基础,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的财务战略的制定,都可以提升企业财务系统适应内外环境的能力。企业在制定战略的同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动态视角,在科学的分析后进行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财务战略更成为企业筹集资金,投资各项投资项目或者做好收益分配的重要来源,确立明确的财务战略,以规划和统筹企业的各项活动成为企业的重中之重。
        财务战略研究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针对目前企业财务战略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着重制定而忽略实施,企业内部存在约束,信息处理能力不足,缺乏高效科学的财务分析能力以及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等。为更具针对性解决目前企业财务战略问题,企业应该:优化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制定科学的财务战略管理目标,树立好财务战略管理的相关文化,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的财务战略,打造最佳资本结构。
        5 研究意义
        对企业整体发展而言:企业是我国社会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组织,财务战略的完善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对财务的了解,可以间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意义:完善财务战略,提高企业经济水平的同时拉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让企业更顺利发展。企业将技术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流,从局部到整体,提高我国社会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虹.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9):120+127
[2]王旋宇.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战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7
[3]吴丽芳.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8):149-150.
[4]王永红.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16(07):63-65.
[5]李和萍.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12):6.
作者简介
武成健(第一作者):1995.1.18  武警警官学院  历史专业
周文瑜:1999.05.09  武警警官学院  历史专业
张  涛:1999.08.01  武警警官学院  历史专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