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4期   作者:姚虎
[导读] 为了使水利水电工程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就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姚虎
        身份证:51072219870109****
        摘要:为了使水利水电工程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就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施工工作可以直接影响和决定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所以,施工时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保证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引言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修建了多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在保证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大大缓解了我国能源不足的现状。与常规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对施工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只有确保施工质量,方能达成预期的目的。因此对此项课题展开研究,其意义十分重大。
        1水利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水利工程具体特点实际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周期长。水利工程在施工阶段因其规模庞大。所以,它所需要的施工时间也较长,并且投入成本也较大。通常情况下,施工周期可达到2年甚至10年。其中所应用的施工材料、人力资源都需要花费较多的资金。这就需要水利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应控制好施工预算,以免超出预算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负担。另外,长时间施工,还会导致出现不确定风险的概率有所增加。因此,在水利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应根据施工周期对施工成本进行合理分配,最终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促使水利工程顺利完工。(2)难度大。水利工程与常规建设工程项目相比施工难度较大。一方面,源于施工类型较为多样。包括泵站工程、水闸工程、护坡工程等。同时,针对它的施工要求也较高一些,而在每个工程中又涵盖上部构造、上下连通结构、关闸设备安装等部分,一旦管理不到位,将对施工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水利施工所处环境普遍较为恶劣,其地质条件、水文环境等都不利于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因此,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应及时消除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由此降低施工难度。(3)涉及广。水利施工内容涉及较广,且覆盖范围较大。包括新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陕西古贤水利枢纽、湖北鄂北调水等工程。在实际操作期间,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不但影响着工程验收质量,而且还会对周边民众及经济运输业带来深远影响。此外,水利工程还会受到当地交通地形、生态环境等条件的干扰,这些都需要管理人员做好综合调控工作,并且需进行实际考察,最终增加水利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4)复杂性。水利施工阶段可能会因施工人员不合规的施工行为、资金供应不足、施工进度过于紧张等问题而降低施工质量,甚至也会在滑坡、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水流冲力、水体浮力等破坏下导致水利施工质量无法得到重要保障。故而,实施水利施工质量管控措施可确保水利工程能在施工周期内高效完成施工任务,实现水利事业的兴旺发展。
        2合理把控水利施工质量管理效果的策略
        2.1提高水利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人员作为影响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应对他们的质控意识进行加强。另一方面,还需在其具备安全管理觉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自身监督与管理作用,由此对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正确指导,防止违规操作降低水利施工质量。由于现今大多数水利工程施工期间的侧重点在于施工进度与经济效益,并未意识到工程建设质量与使用年限、性能等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水利施工存在潜在的隐患。对此,施工单位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前应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活动,使其形成良好的管理意识,并产生端正的工作态度,进而在人力调配与质量管控过程中认真履行自身职责。比如某水利施工单位专门对此召开了“质量管理培训活动”,指导管理人员严格遵守人为控制原则,并坚持采取“防控为主、全面防控”手段,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有所保障。

尤其是在2020年我国提出了“工程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常规工程质量合格率至少应为98%,而水利工程等大型国家性质的验收合格率务必实现100%。同时,在培训中还教授管理人员学会运用“排列图法”、“因果分析法”、“直方图法”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理,由此在专业的技能操作下提高了水利施工质量管控工作水平。
        2.2推动监督管理体系的统一化
        在加强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力度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推进监督管理体系的统一化发展,对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率有积极作用。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自身需要在施工人员中建立良好的威信。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所涉及的人员也较为复杂,对于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时,监督管理体系的统一化,也能够很好的提升监督管理质量、水平。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也需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结合法律手段来加强质量、安全监督力度。法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可以让相关人员、部门自我约束。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开展工作,可以尽可能的保障施工过程的稳定性、有序性,进而为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一定保障。同时,在法律法规文件的完善过程中,也需从实际施工情况出发,才能更好的推进监督管理体系的统一化发展。
        2.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安全问题与质量问题一样,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施工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其涉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工程的后续使用安全等。因此,也需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有效预防、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在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必须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以制度来约束人。如: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当施工人员违反安全制度时,也需采取相对应的处罚措施。在安全制度的建立中,需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现状,才能更好的提升制度的完善性。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也需加强对关键施工步骤、重要施工对象的监管,进一步提升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同时,从监理与施工间平衡处罚,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性,有效提升工程的安全系数。
        2.4加强材料管理
        材料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而言十分关键,据了解得知,材料支出占水利水电工程总投入的50%以上,如果材料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必然会威胁工程的安全。故建设单位应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在确定材料供应商后,与其签订规范的合同,要求其按照合同规定提供材料。与此同时,还要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对材料进行检查和验收,让厂家出具相应的证书,证明材料质量与合同规定相符。在材料运输途中做好保护,避免其受损。在入场前重新检查,合格后方准许其入场。考虑到水利水电建筑施工环境复杂,在材料入场前,应选择合适的位置作为材料放置地,避免其受到水流的影响。此外,在当前背景下各种新型施工材料不断涌现,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新型材料具有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建设单位可基于工程需要适当选择。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作为基础性民生工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功能,而目前还缺乏较为系统、完善的工程质量检测体系,这使得许多建设项目难免灰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对水利工程功能效益的发挥产生严重的影响,必须采取科学的检测方法建立系统的检测体系。
        参考文献
        [1]段合天.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及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7):105-106.
        [2]李健雄.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J].居舍,2019(31):54.
        [3]刘德东.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研究[J].通讯世界,2018(5):206-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