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淋巴结核外科手术后在围术期开展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就诊的淋巴结核患者90例,按照入院时间均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愈合时间、SAS/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的住院时间以及愈合时间均长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的淋巴结核患者进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缩减患者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值得采纳。
【关键词】:淋巴结核;围术期;护理;外科手术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lymphatic tuberculos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 after lymph node tuberculosis surgery;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lymphatic tuberculosis who visited the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Febr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admission. The hospital stay and healing time, SAS/SDS score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healing tim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ere longer than thos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 < 0.05).SAS/SDS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 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lymph node tuberculosis undergoing surgery can reduce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healing time, and improv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The safety factor is relatively high, which is worthy of adoption.
【 Key words 】 : Lymphatic tuberculosis;Perioperative;Nursing;surgery
引言
淋巴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发病部位在患者的腋窝、颈部、以及腹股沟。淋巴结核病发后如果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目前治疗淋巴结核的首选方案是药物联合手术治疗,为了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确保治疗的预后效果,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逐渐受到医生和家属的重视。本文对我院近期收治的淋巴结合手术治疗患者进行了护理对比研究,探究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就诊的淋巴结核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疾病均获得确诊,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依照入院的时间进行分组,每组均占据45例。常规组:男性与女性分别占据30例与25例,年龄区间为20-65岁,平均(43.92±2.27)岁,发病时间为8-16个月,平均(11.37±1.52)个月,15例增殖型结核,18例干酪型结核,7例混合型结核,5例无反应性结核;33例单侧结核,12例双侧结核;实验组:男性与女性分别占据23例与22例,年龄区间为21-65岁,平均(44.35±2.21)岁,发病时间为8-17个月,平均(11.63±1.02)个月,16例增殖型结核,12例干酪型结核,9例混合型结核,8例无反应性结核;30例单侧结核,15例双侧结核。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各项检查,用药指导,协助医生完成手术,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外科治疗操作等。
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强对围术期护理,具体包括:
(1)术前:给予患者健康知识教育,普及手术的过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知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产生的担心、恐惧等不良情绪给予心理干预,通过鼓励、安慰、列举成功病例等方式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树立治疗信心,调整心理状态。给予患者饮食指导,摄入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纤维的驶食物,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增加患者的身体耐受能力。给予患者用药指导,督促患者按时用药。
(2)手术时: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防出现异常能够以及给予对症处理,协助医生完成手术。
(3)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以及引流情况的监测,帮助患者选择半坐位,密切关注切口情况,一旦出现渗漏情况给予换药处理。给予患者咳嗽指导,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以防肺部出现感染情况。术后同样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用药管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1.3观察指标
(1)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愈合时间
(2)借助SAS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比较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愈合时间
常规组的住院时间以及愈合时间均长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ng)
3讨论
临床上治疗淋巴结核的外科手术已较为成熟,临床效果显著,但是患者术后切口通常愈合较慢,而且极易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影响治疗的预后效果。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本研究对淋巴结核患者进行了护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组相比较,实验组的住院时短、愈合时间段、SAS评分低、SDS评分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在淋巴结核患者外科治疗中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愈合切口,尽快出院,减少了患者的患者的痛苦,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这主要是由于通过术前术后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调整心理状态。给予患者饮食指导,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术后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防出现异常能够以及给予对症处理,给予患者咳嗽指导,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预防肺部感染。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在淋巴结核患者外科治疗过程中加强对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莉莉.淋巴结核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339.
[2]刘永桃.分析传染病患者合并淋巴结核的手术治疗与护理配合[J].智慧健康,2018,4(14):49-50.
[3]刘辉.淋巴结结核手术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3):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