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经济背景下建筑施工节能新思路核心探索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何春玲
[导读] 摘要: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民族复兴的重要路径。
        聊城市东昌府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民族复兴的重要路径。绿色施工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承担的重任。为维护生态平衡、造福子孙万代,建筑施工企业要将“绿色施工”的新思路贯彻到底,把能源节约摆在首要位置,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以节能经济背景下建筑施工管理现状为出发点,详细分析建筑施工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有关施工节能的新思路,力求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助益。
        关键词:节能经济;建筑施工;新思路
        1 当前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现状
        1.1 “电”浪费严重
        电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电浪费情况在施工现场随处可见。建筑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电工,这些人掌握一定的用电技能,在冬季施工时为了取暖,常常私接、乱接电线,违规使用电暖气、小太阳等取暖设施。建筑工人由于生活环境的原因性格不拘小节,常常忘记或故意不拔断电源,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安全隐患,容易引发火灾事故。此外,工作结束后不随手关灯更是时常发生的情况。
        1.2 管理体系不健全、岗位责任不清
        众所周知,买房是我国居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全家几代人的梦想。随着房地产市场盛况空前,各类规模不等的建筑企业一夜之间纷纷涌现。建筑企业规模的差异,导致不同企业的资质和水平各不相同。部分规模较小、资金有限的建筑企业只能承接一些中小型工程。这类建筑企业通常起步晚,施工经验有限、缺少具有经验的高水平管理人才、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知道可持续发展为何物,盲目追求眼前利益,不重视节能环保和施工安全,建造出的成品不仅质量不达标而且资源浪费严重,与国家提倡的低碳节能减排相背离,不符合长远发展规律。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某些中小型建筑工地,对生活用水的管理较差,建筑工人在用水后常常忘记关闭水龙头,有时水龙头损坏也不修理,造成生活用水日夜长流。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是管理上的疏忽,更是环保理念的匮乏,认为只要自己不花钱就可以了,根本意识不到是在浪费资源。
        1.3 环保意识严重匮乏
        随意排放建筑废料和生活垃圾,倾倒建筑用水会造成周边生活环境的污染。被污染的空气和土地会严重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很多建筑企业不将噪音污染当回事,有些工程项目临近居民区,为压缩工期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24小时不间断施工,施工机械发出的巨大噪音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引发居民投诉,造成施工企业和周边居民的气氛紧张,严重者引发安全事故。
        1.4 施工环境差
        某些大型建筑企业对施工现场管理比较规范,施工环境能得到保证。很多中小型施工现场施工环境脏、乱、差,各类建筑材料未按种类和特性储存、随意摆放,缺少必要的管理维护,常常出现丢失情况或因环境变化造成的原材料损耗,给建筑企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随意摆放的原材料除影响材料品质还会影响整体施工环境,拉低建筑用地的利用率,给施工人员和设施设备的出入场造成安全隐患。脏乱差的施工环境会影响施工企业的整体形象,给人造成质量低下的印象。
        2 在节能经济背景下建筑施工节能新思路的探讨
        绿色施工要求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严格管理和控制从施工策划到工程验收的各个阶段。在保障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将资源消耗降至最低,为企业同时收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 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进行节材考核
        节材是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核查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最大程度降低建筑材料的损耗。

科学计划建筑材料的采购数量和质量,规划进场批次和控制进场时间,减少库存降低存储费用。合理设计建筑材料的摆放位置,施工时就地取材,防止原材料丢失和污染,减少因二次搬运造成的时间和人工损耗。建筑企业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尽量选取高性能的材料,通过优化施工设计提升建筑材料的利用率。施工管理尽量采取现场办公的形式,在工地附近安排施工人员住宿,方便材料和器具周转,合理利用施工围墙。
        2.2 编制用水标准
        在绿色施工过程中,要坚持节约用水。具体是指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编制用水标准。当施工过程中需要临时用水时,要选用节水型产品。编制用水指标时,应将生活用水和施工用水区分开来,分别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搅拌用水、节约使用养护用水。在养护混凝土时坚决制止无措施浇筑。清洗、保养施工车辆和施工设备时,要安装循环用水装置,避免造成浪费。此外,还要注意生活用水的保护,不可污染地下水源。
        2.3 制定严格的施工用地标准
        在很多大城市、用金价衡量地价毫不为过,真正的寸土寸金。在规划设计建筑施工的总平面布置时要做到科学合理、充分考量,全面实现土地的价值。在项目改造施工时,要充分唤醒原有建筑物、道路、管线设施等内容,合理利用沉睡资源,降低改造投入。平面布置要有理有据,在规定范围内尽量紧凑,避免废弃地和死角的出现,将土地价值发挥到极致。平面布置要以满足环境美观、安全文明施工为前提。严格筛选深基坑挖掘方案,降低土方开挖和回填的工作量,将最土地的扰动降至最低,避免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对无法避免的环境破坏要在施工结束后给与复原,做到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
        2.4 构建完善的环保评价体系
        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的环境保护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造成的负荷,避免对地下设施和历史文物造成损坏。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当前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数量在城市日常粉尘总量中的占比超过30%。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和噪音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此可见,环境保护在绿色施工中的重要地位。建筑企业要想推行“绿色施工”,就要从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优化施工方案、落实岗位职能,制定节能考核办法。绿色施工离不开环保技术的支持,通过技术引进完善施工方案。各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大投入加速绿色施工技术的开发,造福子孙后代。
        2.5 制定合理的施工节能考核标准
        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电能。电能节约应从电线和灯具的选择做起,设计照明标准时,应以满足最低照度为标准。合理安排空调、电扇、电暖气等用电设施的数量,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定时定段使用。节约用电的具体措施包括对生活用电、办公用电和施工用电设定不同的用电标准,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计量、核算。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其中的耗电漏洞,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制定预防方案。在选择施工设备和工具时,要优先选择国家和行业推荐的、口碑好的、高效节能的品牌。
        3 结语
        综上述,近几十年来,为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脚步、摘掉贫困的帽子,在全球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我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大踏步跃进。然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自然资源的破坏性消耗为前提条件。经济发展越快,自然资源消耗越快,生态环境越恶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我们应当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将两者合二为一,互为助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让子孙后代有享之不尽、取之不绝环境资源,让我们的天永远蓝,水永远清。
        参考文献:
        [1]王龙.王光明.论节能经济背景下建筑施工节能新思路核心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9,(10):130-131.
        [2]赵立菊,赵洪涛.关于节能经济背景下建筑施工节能新思路核心探索[J].节能,2018,39(03):131-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