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尚志市马延乡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 黑龙江尚志 150621
摘要: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实现了迅猛的发展,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也进一步有效应用现代化生产技术,不断实现水稻机械化生产。在在具体的操作环节,要着重做好水稻的机械化育苗插秧等相关工作,同时进一步应用高产栽培技术,以此使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得到充分提升。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水稻的机械化育苗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要点,希望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为种植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稻;机械化;育苗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引言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这是一种十分典型的新型栽培技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主要包括塑盘(膜)育秧、插秧机栽插、大田管理等一系列相关内容,这项技术有着十分显著的应用优势,可以进一步提升水稻生产效能,使种植户能够实现增产增收,对于水稻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也利于市场化运作。该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塑盘育秧
机插秧育秧包括双膜育秧、软硬盘育秧等,它可以呈现出十分显著的特征,例如,它可以有效节省农田,同时秧龄短、栽植密度大、秧苗成毯状等,通常情况下培育完成的秧苗更加均匀整齐,密度更科学合理,很少出现病虫害,根系相对来说更为发达,有更强的发根能力。针对具体的操作要点而言,主要体现为:
1.1 育秧前的准备工作
1.1.1 床土准备。床土要尽可能细、松、肥,不含有草木灰,菜园土、熟化旱田土都可以作为苗床用土,在育秧之前要对其进行粉碎和过筛,与此同时要结合既定的比例掺入相对应的农家肥,通过这种方法使秧苗更加健康茁壮。
1.1.2 种子准备。要结合具体的气温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相对应的高品质的品种,确保其抗逆性足够强,更为优质,发芽率更高。同时在播种之前,要对品种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做好晒种、选种等相关工作,使其发芽率进一步提升,同时要用相对应的药剂对其进行浸泡催芽,等到种子破胸露白的时候就。可以有效进行播种。
1.1.3 苗床准备工作。要选择足够平整的苗床,同时要配套相对应的沟渠,尽可能使交通更为便利,利于管理,要确保秧田和大田的比例为1∶100。
1.2 做好播种工作
1.2.1 播种期。要结合水稻的生长要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温度条件等等,选择更适宜的播种期。机插秧的返青缓苗期和分蘖期比人工方式相对来说更长一些,所以针对播种时间来说,要尽可能提前7 d左右。
1.2.2 铺秧盘。机插大田的情况下要进行秧盘225张/hm2,备用秧盘15张/hm2。铺放时,把2张秧盘横向排列在秧板上,使其能够连接成片,实现紧密的排列。
1.2.3 装床土。在秧盘铺放2cm厚的营养土,铺平营养土,然后对其进行均匀的洒水,确保苗床土能够有充足的水分,保持在湿润的状态。确保秧盘足够平整,播种完成之后,要做出相对应的围沟,使水分进排出更加通畅。
1.2.4 播种。针对播种的数量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尽可能均匀准确,不存在重复和漏掉的情况。育秧机播种每盘70 g。播后盖未培肥的细土0.3~0.5 cm厚,以不见芽谷为宜。
1.3 秧田管理
1.3.1 肥水管理。1叶1心期前建立平沟水,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针对水汽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这样能够促进其盘根。二至三叶期勤上跑马水,移栽前5 d控水炼苗。齐苗之后要及时有效的施肥,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施尿素45kg/hm2作断奶肥,施肥完成之后进行洒水,避免烧苗,在移栽之前的5d施尿素75 kg/hm2,以此作为送嫁肥。
1.3.2 防治病虫害。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充分避免稻蓟马、稻瘟病、螟虫等病虫害的侵袭,结合具体情况和苗情的长势,及时有效的进行用药防治。也要注意草害的威胁,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喷施一些茎叶处理剂,如秧田一次净等。
2 机械化插秧
在水稻的机械化插秧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类型主要包括定行、定穴、定深和定苗等的小苗移栽技术,这样能够充分满足高产群体质量栽培中宽行浅栽、合理密植的具体要求,使水稻能够达到高产稳产的效果。
2.1 大田准备工作
要针对田间进行平整和清洁工作,同时要使其保持适宜的软硬度,在秧苗移栽之前,使其沉实不板结。同时适施基肥,有针对性的结合土壤的具体茬口、地力等条件,施适量无机肥、有机肥等。同时也要针对土地进行相对应的病虫害和除草预防准备工作。
2.2 秧块准备
在插秧之前,保证秧块床土含水率约40%。为避免秧片变形等相关问题出现,要小心的进行卷秧、运秧。
2.3 插秧机作业
针对秧苗进行插秧之前,要针对插秧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做好调试试验工作,以此确保机械化设备能够有序运行,为了避免漏差等问题,在装秧苗之前,把空秧箱移动到导轨一端,再装秧苗。装秧块的时候,要充分确保秧块接头紧密对齐,在秧块、秧箱间洒水的时候要确保秧块下滑顺畅。当地栽植一般株距14 cm,每穴2~3株苗,栽植24万穴/hm2。
3 大田管理
3.1 着重做好水肥管理
机插秧秧苗个体相对来说比较小,在机械化插秧之后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灌水,对秧苗进行有效的保护,要浅水活棵,水深不淹没秧心。控制好分蘖,排水轻搁田,使秧苗中期生长更加稳定。幼穗分化阶段,要有效落实浅水与湿润交替间歇灌溉方法从根本上避免后期过早断水的情况,以此使水稻的产量进一步提升。
在肥料运筹上,采用“稳前、保中、促后”的施肥策略。
3.2注重做好除草工作
由于机插水稻的行距相对来说比较宽,在秧苗的前期阶段,生长量比较小,杂草快速生长,针对这样的情况,在秧苗插后的5~7d进行除草,田间留3~5 d的水层。搁田复水之前如果田间双子叶有比较多的杂草,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喷雾二甲四氯30 L/hm2防除。
3.3着重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针对水稻的病虫害而言,主要包括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当地的质保部门的具体信息为基准,做好病虫害的情报工作。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探讨,可见,在水稻的机械化育苗插秧过程中,要着重做好相关高产栽培技术的落实工作,把握各类技术要点,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落实,按照相应的标准有效操作,这样才能使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雪军,朱安福,毛继华.宁波市镇海区水稻插秧机械推广难点与对策[J].农业机械,2019(6):81-82.
[2] 严章林,李晴,吕进.实行集中育秧 加快机插秧技术推广——对加快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思考[J].农业机械,2018(23):77.
[3] 孔庆俊,马志标.阜宁县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浅析[J].农业机械,2008(27):71.
[4] 管文东,徐国庆,温建刚.常熟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形势和对策[J].农业机械,2019(S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