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翠桥路圣泓环保 067000
摘要:城市的占地需求因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加快而越来越大,再这样的情形下,农村耕地的使用和城市占地的使用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为了使城市占地和农村耕地可以更好的协调,应该健全和完善当前的质地体系,并遵循制度体系的指导,使土地的整理可以获得更好的建设效果,并使土地整理能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土地整理;环境保护;农村生态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农村社会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农村的环境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耕地面积减少、水环境的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导致农村环境越来越脆弱,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也在不断降低,环境的变化使得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对农村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农村生态出现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土地等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地利用而造成的。所以,为实现农村经济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利用加以重视,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为工作的重点。
1土地整理对于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土地整理是可以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调整和改善的重要方式。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农田进行平整处理,将地块进行合并,建设更多路网等措施,这些措施可以使农村的生产水平提高,改善当前的生产条件。可以通过土地的分割和置换对插花地进行调整,使其更加整齐,还可以通过调整边角的方式对破碎地进行调换整理。在这样的整理方式下,耕地面积可以大大提升,不必对荒地进行过度开发,还可以将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严重影响的农田退耕还草和还林,此外,还可以建设一定的农田防护林带对农田小气候进行改善,不仅能够防风固沙,还能够使旱涝灾害下农田收面积得以增大,使农村生态环境和农田周围的大气质量得以有效改善。
此外,还要对村民使用占地进行整理,很多农村中存在着“空心村”的情况,还有很多其他对村庄占地没有进行科学合理利用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需要对村庄进行内部改造,可以对部分村庄或整体村庄进行搬迁,还可以进行村庄的合并,将小型村庄合并成大型村庄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建设,这样可以将不合理占地进行释放,恢复其生态环境,使农村得以可持续发展。
2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产生的问题
2.1 影响水环境
水资源对于农村来说特别重要,对农作物的生长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土地整理的过程不仅要对土地进行保护,还要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在土地得到合理整理的同时,需要将水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使水资源可以得到科学、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保证可以为耕地中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足够和必要的水资源。
水电工程的建设仍然不可忽视。水电工程的整理对于水资源的规划来说很重要,可以对水资源在耕地中得以更好的分配和利用[1]。这就意味着需要在进行水资源整理的同时加大水电工程的建设力度,使水利系统更加完善,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2.2 影响原有植被
土地整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对耕地进行处理,还要考虑植被和荒地的整理和聚合。为了提高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可以对荒山进行开发,但是这种方式会影响会严重破坏农村的植被,使生态平衡受到较大影响。当植被被破坏后,原有的很多生物将失去赖以生存的适宜环境,生物种类和数量很可能因栖息地的破坏而在该区域减少甚至消失。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造也包含在农村环境的改造范畴内,农业化生产的改进可以对农村经济的增长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使农村可以快速发展,但是同样也带来了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不能很好的保护原有植被,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使生态失衡。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影响,很多对农作物有致命伤害的害虫失去了天敌,有足够的环境和条件进行大量的繁殖,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生物链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体的平衡,因此对农村土地的开发要慎重,一定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3 影响农村耕地
耕地面积会因土地的开发和整理而变化,并且对农村的生产成活造成重要影响。耕地面积的增加可以使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并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对耕地条件进行改善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2]。
很多偏远地区农村的教育程度较低,法律的普及不到位,很多人意识不到国家土地和自家耕地的区别和界限,随意对国有土地进行了占用,影响了土地整理的顺利进行。此外,国家目前也没有对土地整理工作进行详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使得村民不能对耕地进行重视和保护,导致土地的使用效率下降,耕地的质量降低。
2.4 影响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景观布局
机器设备在土地整理过程和农业化生产进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设备的使用会使土地质量下降,并对土地区域中的多种生物造成影响。
为了改善农村村民的生活条件,使农村环境可以得到更好地保护,土地整理的进行很有必要,可以使农业化生产获得更高的效率。但是很多村民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对生态环境不加以重视,宁愿选择对环境造成破坏也不愿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在环境的保护工作上。这样会使得植被被大量破坏,生态环境失衡甚至难以恢复[3]。
3土地整理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目前,我国多地都在实施土地整理工作,并且很多地方已经获得显著成绩,不仅使有效耕地面积得以提升,并且使这些耕地的可利用性和质量大大提高,使农村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对生产条件也进行了改善。除此之外,农民的生产成本降低了,收入增加了,生产结构也得到了一定的调整。然而,目前我国对土地的整理还处于十分基础的阶段,并没有实现生产质量和平衡生态环境的主要目的。
基于这样的背景,应该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进行土地整理工作的强化。
首先,应该重视农村的环境保护教育。针对目前我国国民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高、保护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应该加大对生态保护教育的科普力度,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其次,要加大对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完善相关规则制度,使得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受到规则制度的约束,对生态环境加以重视。在对土地进行利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整体和系统的影响,不能仅仅关注眼前利益和局部效益。要重视土地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生态影响,不能只考虑局部的资源配置和利用[4]。土地整理的目的不仅在于提升土地利用率、获得更高收益,更在于对土地的生态效用加以利用。在进行土地整理时,要提前做出整体整理规划,参考相关案例和经验,遵循国家和相关部门的要求,充分考虑多方利益,重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和整体要求,使土地可以得到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
最后,还要将土地整理的产业化进程划入工作内容中。目前,我国对于土地整理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还不够高,难以投入足够的资金保证土地整理的顺利进行和贯彻落实,对此,可以利用市场并发挥其作用,通过对企业资本的吸纳来推动土地整理的落实,促进其企业化进程的发展。
结语
土地整理不仅可以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科学化,还能够协调人和土地的关系,解决因土地分配和利用带来的多种问题。同时,它对农村生态的改善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提升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麒.浅谈土地整理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J].山西农经,2020(07):80-81.
[2]张一,徐耀鹏,陈明.土地整理项目中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以盐亭县富驿镇为例[J].内江科技,2010,31(11):2+11.
[3]李子青,刘平.农村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价值与意义[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03):25-26+47.
[4]朱迪丰.浅谈土地整理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J].科技信息,2007(0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