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高亚汗•沙吾尔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农业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策略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哈密市伊州区陶家宫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农业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策略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通过玉米种植技术及其推广,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为我国粮食供给作出积极贡献。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将更多精力放在玉米种植技术研究以及推广策略实践上,不断提高和优化玉米种植的综合水平,实现农业技术的显著进步。
        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分析
        1 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1.1 优选土地
        要想提高产量取得更好的收益,就要改变玉米的种植环境。想要玉米更好地成长,需要选择肥沃而平坦的土地。肥沃而平坦的土地透气性好、营养多,非常适合玉米生长,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为了使土地达到适合玉米生长的标准,种植人员通常会选择在秋冬季节对土地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要关注地下的水资源是否充足,因为玉米的根茎需要吸收更多的水分。在关注土壤肥力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水分的重要性。玉米种植人员通过对土地进行调整,保障了第2年玉米种植的土地环境。
        1.2 玉米选种要点
        玉米生产种植中,若想要确保种植出的玉米更具经济效益,首先必须落实玉米选种这一环节,优良的玉米种植是玉米健康成长和优质高产的基础保障。种植技术投入玉米生产中,选种时的技术要点:选取具有高耐密性的玉米品种。挑选玉米种子时,必须精挑细选,选出虫食霉粒、小粒、秕粒、破粒等劣质的种子加以淘汰,确保挑选出的玉米种纯度与净度都能达到98%的标准以上,同时也要使玉米种的发芽率超90%,才能满足种植技术的苗种要求,这样才能确保玉米具有较好的耐密性,而在玉米种植和生长中不会因为土壤水分不均衡、土地养分不足等不良影响而出现苗株枯萎[1]。选择具有较好的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同时对玉米种做预处理,如用辛硫磷乳油,浓度为50%,每千克用40kg的水对匀后,加入400kg预备的玉米种之中拌匀,可以有效预防地下害虫对玉米种的侵害。
        1.3适宜播种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选择种子是重要环节。在正式播种前,要筛选玉米种子的质量,要及时排除掉坏的和被虫子咬过的种子,防止因此出现影响玉米产量的现象。在挑选出好的种子后,还要对种子进行晾晒、种衣剂调和等专业工作,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有利于种子对水分的吸收,以便种子更好地生长。正式播种时要注意气候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天气进行播种,以防出现意外影响产量。还要注意早播对水分的需求,播种量要进行一定控制,不能由于贪心播种过多的种子,这样会抢占玉米种子的生存环境,导致产量下降。播种时,可以选择轻松方便的机械播种,严密控制种子的距离和密度,防止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保持种子的深度一致。采用机械播种,可以大大提高玉米播种效率。
        1.4田间管理
        玉米播种移栽之后,要定期检查玉米幼苗,才能使得玉米幼苗长成的数量与质量能够符合高产种植技术要求的标准。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分3个时期进行:一是幼苗生长期,此阶段要实施2次浅耕、3次中耕,通常5cm为浅耕、10cm为深耕,同时施用一定的肥料,每公顷土地上施用农家肥和复合肥(比例为30∶1)。可酌情增加农家肥的施用量,若要增加复合肥,需每公顷增加不超过225kg。若种植区域较为干旱,种植人员需适当灌溉,尽量不要灌溉过多水分(防止玉米苗的根部腐烂),科学的水肥施加能够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二是花粒期,该阶段不仅需施攻粒肥,更要落实浇水、排涝、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如使用40%水胺,进行500~600稀释之后喷洒玉米苗,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粘虫。三是收获期,玉米种植生产中,要进行适时收获,这是提升玉米产量与质量的较好方式。通常玉米授粉后的45d左右这一阶段是最佳的收获时期,晚熟品种则是授粉后的50d左右。选择最佳的时期进行玉米采收,才能使玉米的产量与质量有保障。


        1.5科学施肥
        对玉米进行科学施肥可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能改变玉米的生长状态,为玉米生长提供更好的营养。化肥的选择要依据种子所需要的营养进行挑选,包括氮、磷、钾等元素。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种子实际的生长环境和气候等影响,选择合适的化肥进行调配,使化肥能够更好地发挥功效。要关注玉米种植密度,定期进行施肥,让玉米更好地生长。如果种子种植密度过低,虽然能保证种子有足够的营养,但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土地资源,产量也会相应下降;如果密度较高,种子之间就会相互“争夺”营养,导致部分种子生长不好,出现很多种子坏掉的现象。因此,玉米种植人员要根据不同的玉米种类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这样才能保证玉米的产量,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策略
        2.1 加大宣传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广泛宣传玉米种植技术,不仅要扩大玉米种植技术的宣传范围,还要拓宽玉米种植技术的宣传渠道。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每个玉米种植农户都能获得利用先进种植技术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农户种植农产品的收益。据研究数据可知,种植农户普遍受教育水平偏低,与种植技术有关的信息大都来自于祖辈们积累的经验,缺乏科学种植的先进技术与思想,采用传统的种植工具进行农产品生产,导致玉米种植生产力低下。农产品种植的成本大、收益低,大部分农户就会丧失对农产品种植的兴趣。给农村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为玉米种植农户安排种植培训课程,在拓宽玉米种植技术宣传范围的基础上,让每个农户都参与到玉米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领略到先进技术给农产品种植带来的革新。
        2.2 政策跟进
        现代农业种植应结合国家政策进行,玉米种植技术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大力推广玉米种植技术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让农民切身领悟到掌握玉米种植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才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玉米种植技术推广中。农户应积极响应国家对农产品的扶持政策,在国家资金支持下,用先进技术改善玉米种植产量。政策扶持会让当地农产品部门对玉米种植技术推广投入更多精力。玉米种植户应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请求农业生产部门专业人员参与,注重农产品种植技术的研发。政策应落实到位,加强对基层农产品种植人员的培训,选派更多高质量、有耐心的优秀人才前往基层,对玉米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提升基层民众的种植素质与技术水平。
        2.3 试验开展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离不开实际操作,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认识到理论的不足,才能结合当地情况进行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通过设置专门的大棚和试验田,将玉米种植的先进技术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直接展示在玉米种植农户面前,加深他们的印象。设置试验田不仅能够辅佐玉米种植户参与到课程培训中,也能推广新型种植技术。通过对新型种植技术的考核与度量,及时发现种植技术存在的不足,并及时纠正错误,以保证种植技术具有实践基础。
        3 结束语
        玉米种植技术及其推广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我国玉米种植技术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给广大农民提供了非常多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技术人员要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不断引入新技术,从优选土地、适宜播种、科学施肥等角度出发,积极宣传、及时跟进政策、开展试验田建设等,结合相应的技术推广策略,提高玉米产量。
        参考文献:
        [1] 卢文广.玉米种植技术及其推广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
        [2] 彭明月,殷凤仙.论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No.197(05):158.
        [3] 吴敏.玉米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00(001):158,160.
        [4] 昭德曾.关于玉米高产优质玉米种植技术的分析[J].农业科学,2019,2(5).
        [5] 王秀红.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农业与技术,2018,038(010):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