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新常态规范理村财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1期   作者:秦国华
[导读] 长期以来,作为农民群众十分关注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秦国华    
        东平县州城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  山东省泰安市   271506
        摘要:长期以来,作为农民群众十分关注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破解“三农”发展难题,使农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必须夯实财务管理这个基础,进一步强化集体“三资”管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依法保障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基于此,本文针对新常态下如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贡献。
        关键词;新常态;村级财务管理;规范
引言
        村级财务管理是新时期农村经济的重点和难点,新常态下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对于农民群众利益的维护,保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新常态下村级财务管理概述
        当前,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已由过去单纯注重集体财务管理转为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并举,由注重资金管理转为资金资产资源全方位管理并重,由注重常规审计转为财务收支审计与专项审计并进,初步形成了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会计事务电算化核算、经济审计常态化监督“三位一体”的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农村财会人员必须自觉适应新常态,更新旧理念,加强政策学习,提高专业素养,提升认知能力,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为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富裕而不懈努力。
2村级财务管理范围
        农村集体资金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原有积累及发包、经营、租赁、投资、资产处置、土地征用补偿、上级拨人资金等各项货币性收入等形成的现金、银行存款及有价证券。农村集体资产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经营及投资时形成的各类固定资产、财产物资、长期投资及无形资产。农村集体资源指依法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含耕地、宅基地、荒地)、山林、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
3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3.1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制度执行不严格
        (1)村集体资产不入账,存在资产流失隐患。一些村土地、资产、资源发包、出售、出租账务处理不到位,未通过账面付款,造成集体资产流失;有的村办企业被注销后,建造的许多房产及土地没有收回,变成账外资产。
        (2)专项资金缺乏独立核算,使用效益低下。部分村在使用专项资金时,人员、项目经费混合使用;有的村改变惠农支农资金投向,用于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以会议、差旅、考察等费用挤占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费,造成资金使用效益低,损失浪费严重。
        (3)财务软件科目有待规范。原有的部分农村财务会计科目不适应现有财务管理需要,现有农村财务软件在科目设置中缺乏必要科目。现行体制下项目资金特别是扶贫资金报账要求现有会计科目设置不能统一,致使项目资金账务处理难以与扶贫资金报账处理同步。
3.2财务管理薄弱,存在违规违纪现象
        (1)村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不完善,代理方式不规范。部分乡镇实行村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不到位,存在会计代理“两层皮”现象;一些乡镇经管中心人员配备不齐,缺少专业人员,致使代理工作成效差;财务工作流程、账务处理还不规范。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漏洞较大。部分村财务规章制度不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结算单、工程协议等原始资料和票据管理不规范,坐收坐支等现象时有发生,在财务上形成漏洞。一些村存在违规收费情况,有的村向农民群众收取建房、二胎生育费等押金,损害了农民利益。
3.3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管
        (1)村级监督发挥作用不足。

部分村进行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时,财务问题由“一把手”说了算,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些村财务公开内容不具体、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村民理财小组审核把关不严,造成补偿款和惠农资金等未按规定执行,没有发挥好理财作用。
        (2)经济合同和项目建设管理控制差。许多村在工程项目等方面未签订合同,有的即使签订合同但要素不全、条款不明,为经济纠纷埋下隐患;承包、租赁或支付工程款项没有履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程序,存在暗箱操作;付款欠规范,如对工程项目付款仅以领款凭证方式入账。
        (3)培训管理有待加强。有的乡镇对村“三资”管理不严格,监督管理走过场。一些村干部文化素质低,对政策、法律法规放松了学习,轻视村级财务问题。村级财会人员待遇低,工作量偏重,致使财会队伍不稳定,部分村会计管理“三资“能力不强。
4对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4.1完善农村财务会计制度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村级会计代理、村干部工资报酬管理等制度。村必须认真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收支两条线,杜绝差额报账、坐支现金等现象;乡镇政府要加强对财务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监督,防微杜渐,及时解决问题。要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粮食直补资金、补偿款、项目建设、招投标等焦点问题都要公开,每月公开一次,及时向群众解释反馈。实行财务专户管理机制,对项目建设、惠农政策等资金专户管理,由专户直达被补偿农户银行账户。
4.2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一是要明确农村集体资产性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平调、挪用。二是要明确农村集体资产的归属,科学评估确认资产价值,搞好集体资产产权登记,建立资产台账,完善集体资产监管办法。三是要搞好资本营运,盘活资产,使其保值增值。
4..3强化村级资金的管理
        一是对村级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村级所有收入款项必须及时村入村集体资金管理账户;二是统一票据管理,规定村级支出必须取得真实、合法、正规的原始凭证。村级收入必须开具统一的收费票据;三是严格现金使用管理,大额支出必须由银行支付,项目建设类资金实行直接支付,减少现金使用范围和额度。
4.4深化教育培训,提升综合业务素质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抓好财务管理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提高文化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增加会计代理服务人员,对村会计实行补贴和养老保险缴纳制度,县乡两级要做好村级财务人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法规政策、管理制度、信息技术培训,提高素质和能力。
4.5拓宽监督渠道,加快财务管理规范化
        抓好群众监督,落实好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定期公开账目、审核财务收支。狠抓业务监督,乡镇政府要加大村财务审计力度,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活动。强化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处理违法违纪案件不能心慈手软、偏向袒护,对查出的问题要予以严肃处理。实行重点监督,城中村重点放在资产资源经营、合同的签订及履行等方面,山区村庄重点放在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村集体资产的处置、土地山场流转资金管理上。
4.6注重改革创新,推进财务管理电算化
        积极实行村级财务由乡镇会计核算中心集中统管,村级账目由乡镇经管部门代管,财务收支实行“报账制”。加大村财务管理电算化力度,乡镇核算中心承担服务和监督职能,认真履行账单审核、电子记账等职责,及时反馈财务信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村要自觉遵守财务制度,及时上报财务收支账目,不得隐瞒、坐支和私设小金库,及时公布财务公开表。乡镇要创新建设高标准综合服务大厅,构建会计电算化、服务规范化的服务平台,统一更新财务软件,统一规范会计科目,严格执行规定和标准,坚决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
5总结
        综上所述,面对农村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加快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在规章制度、监督渠道和改革创新等方面下功夫,大力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言枚. 当前村级民主理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17):77.
[2]崔田利, 史文敏.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农村经济管理问题研究[J]. 消费导刊, 2019(16):2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