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1期   作者:赵霞
[导读] 合理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为国家实现快速有序发展的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赵霞
        邯郸市恒达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 邯郸 056000
        摘要:合理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为国家实现快速有序发展的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我国在规划利用国土空间时引进了先进的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对协调经济和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社会基础设施稳定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实现开发和建设绿色城市的目标。鉴于此,本文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信息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应用
引言
        在国土空间的开发规划工作中,地理信息大数据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使得国土空间规划更具科学性及合理性,在发展国家经济的同时又能兼顾环境保护的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大量的地理数据为规划的决策者提供了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的判断依据,对提升国土空间规划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1地理信息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
        “大数据”(Big Data)作为具备海量化、多样复杂化、结构形式丰富化的数据类型,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数据的整合与交叉重复利用,并促进数据信息的共享。从实际应用看,大数据技术具备多维性、可视化、高效、高增长率等特征,不仅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同时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处理大数据需要具备特殊的技术,适用的技术包括可扩展的存储系统、数据分析挖掘技术、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云计算平台等。大数据技术按照环节划分包括数据采集、存储与处理、分析与挖掘和计算结果展示四个环节,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数据生产、应用服务流程基本一致。
2规划国土空间的必要性
        国土空间作为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规划国土空间时,应该树立保护及利用的意识,对其自然条件、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要进行详细了解,这是合理规划国土空间的基础。目前,国外有很多国家都对规划国土空间的工作有着足够的重视,因为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有效避免资源不足、环境退化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减少了经济发展的障碍。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一定要做好规划国土空间的工作,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空间格局和确保国土空间的稳定。从宏观上看,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3国土空间规划中地理信息大数据的应用
        3.1对国土规划工作进行动态监测
        地理信息大数据直观地表现出了国土规划工作内容。通过相关规划的设计和约束条件,地理信息大数据可以在客户端将规划目标直观地表达出来,比如,道路建设的用地大小、日照分析等。地理大数据的可视化表达能力很强大,尤其是三维视图这一表达方式能够很好展现国土空间规划内容。想要达到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动态监测目的,必须有大量的数据支撑,动态监测及预警工作才能够发挥其作用。大量的地理信息可以总结出事物变化的规律并为其提供佐证,可以在线监测规划的执行状况,并为规划工作中的支撑体系、规划分区提供数据支撑。
        3.2建筑测绘
        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测绘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程的安全管理、基础施工以及成本控制结果。地理大数据的应用是设计分析建筑测绘的基础,在工程前期阶段,有利于控制设计成本、提升设计进度及准确性,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安全保障。在建筑测绘设计中,GIS技术和RS技术是应用最多的地理信息技术,将两种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可以准确地进行区域地理测绘和获取基础的地理数据,从而降低测绘设计的风险,提升工程质量。
        3.3耕地监管
        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国家对农业经济也越发重视。

而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耕地是其基础支撑,耕地监管也是国土空间规划最核心的工作内容。实现有效的耕地监管工作,主要是运用“3S”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监测农业的生长状况和达到宏观调控农业类型的目的,还可以避免违法占用以及破坏耕地的现象发生。
        3.4国土空间基础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
        在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应用大环境、大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互联网通信、物联网通信及“3S”等先进技术,依据国家规范及标准,将此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遥感土地信息及地质、环境、水利、交通等部门的地理信息整合在一起,并将此类数据信息与环保、发改、住建、实力、教育、交通等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分享,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并可对数据实现及时更新、全面规划,促进国土资源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
        3.5规范数据整理模式
        在传统型的土地利用、空间规划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条块式的管理模式,导致多门类数据的建立标准不统一,并导致数据交叉、冲突等情况的不断发生。因此,在实际应用环节需要借助信息的统一标准,实现数据的规范收集、规划分析和规范化分享等,并对现存的大数据信息进行资源清理、资源整合。在国土空间大数据信息的整合过程中,虽然相关信息的来源较为复杂,数据类型众多,但是从地理信息资源的利用方式、数据内容的采集及数据信息的显示频率等方面,可建立数据资源信息库,为科学的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奠定决策基础,并实现科学管理。
        3.6完善分类维度,加强属性融合
        加强土地属性融合,拓展土地分类维度,构建以土地功能属性为主、自然属性为辅、其他属性可衔接的多维度用地分类体系。综合考虑国土空间用地差异化和精细化管理需求,明确国土空间用地分类体系主体分类横向分明、用途明确,细化分类纵向衔接、开放适用等原则,统筹确定主体分类定义内涵,打破空间利用和管理上的二元化、分离化状态,按需确定细化分类开放边界,满足新功能或复合用地的建设管理需要。在“两规”用地分类侧重土地功能和管理属性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用地分类体系的衔接融合,如注重反映土地自然属性的地理国情用地分类、注重反映林地覆盖特征的林地分类等,预留属性特征转换接口,构建国土空间用地分类拓展分类。
4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地理信息大数据发展展望
        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中,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与各个规划深度融合的关系紧密相关。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更多强调的是整合,而不是数据的新建。依据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深入挖掘国土空间数据资源的发展潜力,并建立以数据说话、用数据指导和管理的新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机制,建立健全的运营及维护制度,对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统一应用、统一实现及分享等,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体系的构建。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各个技术领域中,并成为多学科竞相研究的热门话题。大数据技术主要以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提炼为主要流程,融合于信息技术领域,在数据的整合挖掘过程中,能够实现创新理念的带动,将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到行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中。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应用大数据技术,可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合理编制,并创新评价与管理模式,促进国土空间的改变。
参考文献
[1]韩雪松.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交通规划变革与实践[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35(01):31-36.
[2]李琳,韩贵锋,赵一凡,郭建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多规合一”探讨与展望[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35(01):43-49.
[3]韩宝富.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思考[J].现代矿业,2019,35(12):259-261.
[4]陈源择.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56.
[5]邢云鹤,任铖.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逻辑关系思辨[J].地产,2019(20):56.
[6]杨瑾文.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J].区域治理,2019(38):208-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