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侯马市供电公司 山西临汾 043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科技和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能源的高效利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在用电方面电能的高效利用也成为不断探索和研究的方向,提高节能意识等都是提高电能利用率的方法。而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充分的实现电网智能化,通过方便快捷的方式筛查异常用电用户。
关键词:电能计量;数据异常;原因
1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概述
用户的用电采集系统指的是通过采集用户的用电信息数据,再针对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用电采集系统能够针对每天采集来庞大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和了解每个用电客户的信息,特别是在电能计量装置出现异常情况和用户用的用电质量能否达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有采集设备、通信通道、主站三部分,而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全采集的目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用户广阔,通过系统对对各类用户用电信息数据的采集从而进行分析和监控,从而促进了营销精益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架构分析
2.1通信网络
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通信方式主要包括无线专网通信、光纤专网通信等方式。在通常情况下,通信通道主要包括两种形式:第一,本地通道。主要用于现场终端连接表计。第二,远程信道主要用于现场终端与主站系统的数据的传输。
2.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
在整个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主要包括通讯前置机、接口服务器以及应用服务器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采双机在线的方式,进行实时备份,最大限度提升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其中服务器主要负责数据访问服务等工作。通信前置机能够对保存原始报文,做好通信调度的管理,并且及时统计通信流量。并且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建立了防火墙,都可以发挥物理安全隔离的作用,实现系统内部的信息的贡献,保持多样化的通信方式,提升系统运行可扩展性,为系统消息的处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3采集终端
第一,低压无线采集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抄表功能,能够对电表数据记性动态的抄读,从而满足实际信息采集的要求。根据负荷曲线冻结功能,从而做好记录,管理人员需要控制内容与时间的间隔。第二,负荷控制终端,主要发挥抄表作用,可以根据每个电表进行单独设置。
3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能计量数据异常产生的原因
3.1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
用电信息采集采集系统电能计量的数据质量,与电能计量装置本身有着重要的联系。电能计量装置如果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准确,因此,从电能计量装置的终端、互感器、接线盒等方面,对电能计量装置自身可能存在故障进行分析。(1)终端。终端故障主要包括:①终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黑屏或白屏的情况,致使数据损坏;②终端的计时不够异常;③终端接口出现故障以及终端软件中的设备故障。(2)互感器。互感器故障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互感器的元件受到潮湿,导致运行异常;②互感器的接线方式错误;③励磁的特性差异。(3)接线盒。接线盒故障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接线盒的接头由于过热导致松动,甚至出现火花;②接线盒的连接部位由于被氧化严重,降低了它的接触性能。
3.2人为因素导致电能计量数据异常
(1)数据采集错误。用电采集系统在应用的最初阶段,数据采集工作人员没有一定的经验,采集数据的表格设计不合理,导致工作人员数据采集过程可能出现误填或者填写错误,从而使数据的采集准确性受到影响。(2)人为破坏。
之前用户都是采用的是机械表进行计量数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在都使用的智能电表,但是之前在使用机械表养成的不良习惯沿用到现在,甚至会对电表内的线路自行拆除,导致数据采集结果的异常。
4 优化措施
4.1计量数据需求
建立计量异常闭环管理流程,可实时监控采集主站的计量在线监测中产生的计量异常,通过流程实现工单的“采集远程分析”、“采集现场确认”、“转用电检查/设备更换”、“处理结果评价”的闭环管理,根据计量装置在线监测系统推送的计量异常情况,对部分可以远程处理的异常进行远程处理;需要现场处理的,派发工单到现场进行处理并反馈;需要营销系统处理的,转营销系统流程并进行处理环节监控与统计分析。
4.2计量数据异常管理流程
主站监控人员每日监控计量装置异常,分析异常原因,对于判断为误报或偶发性的异常可选择不处理直接归档。否则,可通过远程处理的首先进行远程处理,处理成功后归档;对于需要派工到现场的异常,派发给采集运维人员现场处理;对于需要用检人员处理的异常,直接发起用检流程;对于需要更换电能表或终端的直接发起换表或换终端流程。用电检查人员接收到异常工单后,进行现场确认,判定为误报的异常,直接反馈情况;对于错接线和设备故障的情况拍照留证,经用户确认后转由装接人员更正接线或更换电表;对存在违约用电或窃电等情况,开展拍照取证等现场查处工作;对涉及电费退补的异常工单,应按照相关规定完成电费退补工作。采集运维人员接收到异常工单后,针对电能表时钟异常,进行现场对时,对时不成功通知装接人员现场换表;对于终端故障引起的计量异常,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异常处理,需要更换终端的转装接人员处理;对于其他故障,转用检人员处理。装接人员负责计量接线更正处理,以及现场故障设备、故障表计的更换。
4.3优化外部环境,降低外部环境对数据的影响
在电能计量数据采集的现场,由于会受到众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会对用电采集系统终端信号产生影响。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增加集中器的数量和设置多个谐波阻断器,来避免外部环境因素对于用电采集系统的影响,从而促进用电采集系统的正常运转。同时,因为用电采集系统自身的复杂性,需要很多的设备,有的设备长时间没有使用的时候,会出现线路老化或者是腐蚀,导致用电采集系统运行出现障碍,所以要对用电采集系统的线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最后,要引入先进的光纤技术,应用到用户的设备之中实现自动切换不同的信道,从而是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保证,有利企业投资的成本节约。
4.4完善质量监测和维护检修工作
电力企业要提高电能计量的质量及效率就需要加强质量监测和维护检修的有效性。要加强对电能表质量的检测工作,根据线路的功率和电能供应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电能表,提高电能计量结果的精确度、准确度。此外,要加强对信息采集系统中各种设备的维护养修工作,加强对互感器的保养与维护,提高电流和电压互感装置的功能效果,提高整个信息采集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电力企业要提高用电信息的采集系统在采集终端数据的监控与测量控制方面的工作质量,确保采集系统通讯终端的参数设置以及供应电源的基本设置可以满足信息采集和电能计量的实际使用需求,从而减少信息系统在采集信息时发生数据异常的概率,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数据采集准确度与可靠性。还要加强对接线盒安装的监控与管理,减少接线盒在实际运行中的负载和故障,根据线路和系统的运行状态制定更加完善、有效的数据管理和检修计划,提升用电信息的采集过程中的数据传输质量和速率,进而提高信息采集的可靠性和系统运行效率。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的普及,极大地提升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性能,在实际应用中不断采用逐级分析上传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数据处理工作量,通过分布式的处理,可以实现对参数合理的调整和修正,建立优质的关系模型。
参考文献:
[1]蔡建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能计量数据异常的原因探讨[J].信息化建设,2016(1):31-32.
[2]张勇勤,丁春香.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能计量数据异常原因分析[J].电子制作,2015(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