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公路桥梁工程建设越来越多。但在实际施工中常受到地质条件的干扰,为给施工作业创造良好条件,针对公路桥梁展开合理的设计极具必要性。文章提出桥梁基础设计方案,探讨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公路桥梁;类型分析;基础设计
引言
公路桥梁作为重要的公共项目,不仅仅承载着运输和交通通行的任务,桥梁的架设更像是一座城市通向经济腾飞的链接。故在21世纪桥梁的建设是不可忽略的,要想建设一座好的桥梁一定要在工程中间下足功夫,保障公路桥粱的工程质量,重视桥梁的使用年限管理以及相关格外需要注意的地方,保证建设工程的整体施工设计符合具体地方的环境条件。
1公路桥梁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1优化构造配筋率
在基础设计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混凝土层厚度进行调整,对钢筋配置进行优化,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几率,对钢筋实施保护,对风化及腐蚀问题进行防范。
1.2增强结构构造的耐久性
公路桥梁施工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做好设计工作对于提高施工质量而言具有显著意义。通常,公路桥梁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在行车荷载、自然环境等共同作用下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并且,伴随公路桥梁使用时间的延长,构成全桥的各类材料性能必然将发生下滑,易出现某结构失稳等情况。为有效控制上述问题,在设计工作中要高度注重耐久性,确保材料、构件在使用期限内具有足够良好的性能。
1.3降低公路桥梁超载率
在桥梁工程实际运行中,如果经常出现超载情况,则会影响桥梁工程使用安全。现如今,在我国很多桥梁工程运行中,超载情况均比较常见,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车辆的超载是由于经济效益而产生的,故越是有桥的地方就越是容易出现超载问题,所以,在如今设计桥梁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超载问题,并及时采用有效的解决方法,超载较为常见的原因如下:首先,桥梁在早期的时候设计时就是为了超载运行状态;其次,城市的发展,车辆的增多已远超当时设计时的流量。车辆的超负荷运行,造成桥梁的消耗过大,桥梁本身也会因这些问题而出现桥体的颠簸,这种颠簸会造成桥体的损害。如若超载的问题不可以在第一时间及时发现并处理,就会让桥梁处于危险之中,再加之长期的缺少管理和检查保养,长此以往,桥体就会产生不可逆的损坏,最终会造成桥体的严重受损。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对桥梁的超载问题进行考虑。
2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方案的选择
在选择施工方案时,需要密切关注施工工程造价,从中选择最为优化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方案既可以满足公路桥梁的工程建设质量要求,同时还可以减少工程造价。具体来说,在选择公路桥梁施工方案时,需综合考虑施工人员专业水平、施工成本、施工条件等众多方面,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为合理的施工方案。
2.2钢筋工程
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中,钢筋是重要的材料。实际操作环节钢筋套笼的难度较大,在吊装过程时需要以大型机器为支持,采取分节入空的方法,以便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焊接施工中,为避免出现缝隙,可协调运行多态设备,保持焊电同时进行,必要情况下也可单独开展焊电施工。在焊电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准空位,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大的误差而影响钢筋工程施工质量。
2.3围堰基坑开挖施工
围堰基坑施工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在于落实降水处理措施,向基坑内注浆止水是较为可行的方式,以区域内的土质情况为依据,严格控制好注浆厚度。若基坑周边存在渗水现象,注浆止水区域应适当向外迁移。围护桩施工易受到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如遇到大量高硬度的物体,此时围护桩位移的概率加大,不利于全桥稳定性,可行方式是利用土体加固。
2.4墩台施工要点
(1)施工开始前,先在承台的顶面测量并准确放出墩台边线及中线,并在充分考虑保护层因素的基础上,对主筋所在位置进行准确标记。(2)将钢筋加工制作好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绑扎,对第一层垂直方向上的钢筋进行配置时,要有不同长度,满足相同断面中钢筋接头相关要求。伴随钢筋绑扎高度不断增加,利用圆钢管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并用钢筋网片对其予以支撑,最后做好对保护层垫块的施工。(3)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先对模板中的杂物和垃圾进行清理,并检查钢筋、模板及预埋件,经检查确认合格后,即可开始浇筑施工。(4)如果桥梁墩台的高度不大,则可搭设若干木板,并在中间设置防滑条,由人工使用手推车对混凝土进行运输。如果桥梁墩台的高度较大,且混凝土自由下落的高度达到2m以上时,应使用串筒或溜槽进行浇筑。(5)当在高墩台处使用拼装式的模板系统时,需要做好分层支撑与浇筑,对第一层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应在墩台中设置支撑螺栓,用于为第二层模板提供可靠支撑,使后续混凝土施工保持稳定。(6)墩台的浇筑施工利用普通脚手架即可,如果墩台的高度较大,则应设置可活动式的脚手架。另外,对空心高墩台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内脚手架,同时配置提升吊架。(7)墩台混凝土的浇筑必须保持连续,每浇筑完一层就将其振捣密实,轻型墩台设置沉降缝时,需在缝中填塞防水材料,同时要和基础上的沉降缝相贯通和顺直。(8)在浇筑施工中,对模板及其支撑部分进行随时检查,以确定是否发生变形和松动、预埋钢板和预留孔是否保持稳定,如果经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
3基础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对策建议
公路桥梁建设具有复杂性,建设单位要结合多方面因素确定工程预期目标,此方面也是设计工作中的重点,作为设计人员则要对工程目标形成准确的认知,从而提高桥梁设计的合理性。例如,在路基坡度设计工作中应兼顾质量与安全两方面要求,结合现场地形条件,尽可能避免急坡与陡坡,路基宽度要得当,不可出现路基过窄的情况。除了满足上述要求外,路基设计还要将减少施工成本作为主要目标,以便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公路桥梁的建设普遍都顺应于施工现场的自然地形,设计工作中则要充分考虑此部分因素。地质调查是顺利开展设计工作的前提,若调查不到位,生成的设计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易存在不适用的情况,且在运营阶段有大量安全隐患。鉴于此,设计人员需要深入现场调查,每一环节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在确保各环节设计方案合理性的基础上实现环环相扣,为项目的正式施工提供正确的引导。创建风险预测系统也是设计工作中的重点,该系统覆盖至项目调查、设计、施工等与工程有关的各个环节,有效减少风险,且该系统的运行还能够强化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以安全为前提,将质量作为基本目标。建设负责人是推动施工作业的重要主体,其必须全面学习,协调好各项生产要素的关系,尽可能降低失败率,从根本上规避风险,为公路桥梁施工创造安全的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必须要做好基础设计,优化利用施工技术,全面提升公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史勇,胡小松.试析公路桥梁设计与施工新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0):1715.
[2]王天玉.公路桥梁基础设计与施工技术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4526.
[3]周丽,杨国娣.公路桥梁设计和施工的注意事项分析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2178.
[4]候德辉.探讨公路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4):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