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瞿秀丽
[导读] 探讨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室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对2018年1月-2018年6月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与2018年7月—2018年12月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同时分别于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随机抽选20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最后对比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率均优于实施前,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PDCA循环;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室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护理人员的年龄为22~38岁,平均年龄为(28.47±2.26)岁;职称构成方面,主管护师6名,护师8名,护士6名;学历方面:本科8名,大专7名,中专5名。我院急诊科室的救治经验比较丰富,为了进一步提升此科室的救治有效率,于2018年7月开展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急诊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工作中,此外,在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随机抽选200例患者,其中,男124例,女76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2.37±2.67)岁。另于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随机抽选200例患者,其中,男122例,女78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2.42±2.71)岁.对所有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本次调查选择的护理人员属于同一批,故一般资料方面无差异,且患者一般资料通过对比也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可比。
        1.2主要方法
        本院于2018年6月30日之前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主要包括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考核,每日对病房卫生质量进行查验和评价等。于2018年7月1日之后实施PDCA循环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计划制定阶段:由专业医务人员组建PDCA循环管理小组,小组成员需接受PDCA循环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小组组长选定后,负责小组成员的内部管理,在组长的领导下,与组员共同完成与病人病情现状和发展有关的工作;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护理计划或制度;(2)实施阶段:管理团队负责对护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评价,护士长负责检查团队整体护理情况和质量,加强监督,为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意识和护理服务质量,确保其按时完成准备工作,实施护理计划,使护理计划的全部内容得到充分的实施和落实;(3)组织检查阶段:小组负责检查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并可选择与患者或其家属沟通的方式,掌握当前护理工作实施和完成中存在的缺陷和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足,经核实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日常工作中的认真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改进,防止各类不安全事故的发生;(4)总结反馈阶段:每月由组长组织一次总结会,总结护理人员的工作,并结合医院的实施情况,制定下个月的护理计划,注重护理内容和现有各类护理流程,明确缺陷,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避免再次发生差错。护士需将主管病人的基本情况上报上级科室,根据病情恢复程度制定新的护理计划,经批准后及时实施。
        1.3评价指标
        将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等级划分,分为非常有效、有效和无效。“非常有效”和“有效”的总和为总有效。在满意度上,让患者对护理过程中的基础护理、分诊情况、护理技术和护理的及时性等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同时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有关数据使用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对数据用t进行组间检验,相关的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本次试验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1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的对比
        如表1所示,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的对比
        
        2.2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的对比
        如表2所示,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的总体满意率相较于实施前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的对比[例(%)]

        3讨论
        目前,随着我国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模式不断更新,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和要求也不断提高。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已成为医院各科室护理工作的重点。一般来说,护理质量会影响护理效果,并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因此医院需要改进护理质量管理。急诊室是医院的常设部门。急诊护理工作具有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技术要求高等特点,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而且提高了对护理质量的要求。现行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医学水平的发展需要,也不能完全满足病人的实际需求,随着医学信息化的发展,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临床护理。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通过循环和连续的方式实现急诊护理工作的流程,使急诊护理计划的内容更加全面,同时通过考核,确保急诊护理计划的整体下降,研究结果可为相应的治疗措施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最后,将处理措施纳入下一轮护理计划,实现急诊护理工作的流程和循环。最后,通过这一循环过程,更加细致地安排急诊护理工作,确保急诊护理的安全和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PDCA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循环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效果和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玲,倪雪梅.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应用的价值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0):214+216.
        [2]张娟梅.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0):180-181.
        [3]袁兆芬.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1):126.
        [4]潘艳.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05):107-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