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为了探究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循证护理管理措施会取得怎样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来我院进行化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化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发生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发生率5.72%远远小于对照组的16.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降低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化疗药物;静脉外渗;护理措施
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有关护理人员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人性化的护理.恶性肿瘤现在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上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通常都是采用静脉输入化疗药物来对其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过程中,由于化疗药物是一种刺激很强的药物,会使患者的皮肤或者组织出现一些异常的炎症,还会出现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患者的局部组织坏死,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如何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痛苦也是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问题,良好的护理模式可以减少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问题[2]。为了进一步研究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循证护理管理措施,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来我院进行化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来我院进行化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在42~71岁,平均年龄在(51.91±3.43)岁,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43~71岁,平均年龄在(52.91±2.01)岁,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研究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
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模式,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集合在一起,成立专门的循证护理小组,在护理小组内要实现有效分工,合理的利用时间设计小组的工作方案,针对循证护理模式对有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详细的掌握循证护理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3]。护理人员要对患者使用的化疗药物有深入的认识,明确药物会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尤其是患者在使用多种化疗药物进行静脉注射治疗时,更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4]。
一般药物的溶液、温度和环境与输入量和静脉滴注的速度有关,所以在对患者进行化疗过程中,要保持室内的温度在18摄氏度到22摄氏度之间,光线不能太强,保持室内安静和整洁,室内的湿度要在50%左右,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通风,严格按照化疗药物的性能,来调节患者所在的外在环境,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无菌操作的治疗标准,降低同一静脉血管的穿刺率,使静脉炎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在其基础上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的家属在患者化疗期间,要合理搭配患者的饮食,使患者有充足的营养,尽量使患者保持的食欲,加强患者的免疫力,对于活动不便的患者,要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训练,保护患者的血管。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
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在此次的研究中,所有相关资料和调查数据的处理都通过SPSS21.0软件计算,所有的计量资料都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所有的计数资料统一运用X2来检验,用(n,%)表示,P<0.05的时候,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静脉外渗的发生几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实验组发生镜面外渗的发生率5.72%远远小于对照组的16.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一般的化疗药都对人体有很强的刺激性,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并且在对患者进行滴注化疗药物时,化疗药物静脉外渗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经常发生,因此如何采用合适的护理方法避免化疗药物的静脉外渗,是在治疗肿瘤疾病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要求护理人员要详细的了解化疗药物会对患者造成的副作用,根据化疗药物的性质采取合适的方法,避免静脉外渗的情况发生[5]。在对患者进行穿刺时,要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避免反复穿刺的情况,护理人员还要提高自己的穿刺技术,在患者进行化疗治疗中,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使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指导。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的实验组发生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发生率5.72%远远小于对照组的16.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要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能降低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思翀,蔡丽琴.预防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5):25-27.
[2]黄忠武.肿瘤内科化疗药物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3):201-203.
[3]黄忠武.肿瘤内科化疗药物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000 (013):P.201-203.
[4]吕澜,李丽,王建华, 等.循证护理在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5):87,90.
[5]吕澜,李丽,王建华, 等.循证护理在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6,22(23):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