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蓬莱市委党校
摘要:蓬莱市农高区管委致力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加快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已初具规模,孵化成效逐步显现。
关键词:蓬莱;农高区;双创工作
一、园区双创工作现状
近年来,蓬莱市不断强化城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产业转调升级,一手抓存量转调,一手抓增量提质,全市经济呈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了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载体功能齐全、高端人才集聚、中介服务体系和政策体系日益完备的科技创新创业体系。
在此背景下,蓬莱市委市政府适应全市经济发展需要,适时成立了首家政府公益性、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以此为突破口,加快完善科技创新创业体系,扶持高端创业,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动高端创新要素融入蓬莱城市发展,重塑区域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新条件和新要求下,能否有效构建和利用“双创”支撑平台势必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园区乃至我市“双创”事业发展的突破口。
“双创”平台种类繁多,功能各异。这里我我简述一下农高区现有的双创依托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园区“双创”体系的中坚力量,应围绕所在园区定位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在建设中秉持“四个突出”原则:一是突出市场主体地位,加强政府引导。孵化器建设要引入市场机制,形成政府、企业、民间和国际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模式。加强政府引导作用,科学规划,统筹资源,合理推动孵化器建设;二是突出高点起步,加快孵化器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高标准引进项目。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工作,为入孵企业提供高品质配套设施及服务内容,精心筛选引进高质量入孵项目,有序推动孵化器建设。三是突出科技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以科技创新为特色,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孵化器科技支撑能力。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开展技术咨询、交流和专业人才培训,为在孵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技支撑。四是突出产业特色,推动产业专业集聚。立足于区域个性,充分利用各区域现有优势资源、产业基础。
(二)众创空间
众创空间作为专业化的“双创”平台,为园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服务,更大释放当地创新创业活力,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众创空间的建设,应结合蓬莱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
(1)创业主体大众化
众创空间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的基础上,重点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大学生及下岗职工创业项目,同时利用平台资源优势引领草根创业走上专业化、精英化道路。
(2)创业项目特色化
利用烟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区位及特色产业等资源优势,大力引进生物科技,现代农业,互联网+及新兴产业等切合园区产业定位的特色项目,做大做强涉农产业,凸显农业园区产业特点。
(3)创业资源开放化
着力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4)创业服务个性化
拥有优质、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可为企业提供:初创业务代办、配套中介机构、创业辅导与培训、产学研合作、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高端科研人才引进等一系列个性化服务。前期为企业当“保姆”,为企业提供申办各类业务的一条龙服务;中期为企业当“导师”,帮助企业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后期为企业当“保安”,为企业孵化保驾护航,减少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阻力。
二、园区面临的问题
1、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尽管园区双创平台建设得到蓬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前期建设已投入大量资金,但仅仅依靠县级财政投入只能为入孵企业提供餐饮、物业、房租减免等初级服务,无法继续对创业中心配套设施进行持续升级,以满足入孵企业发展各个时期的需求。对建设公共实验室、公共信息管理中心、职工休闲区等高层次服务内容后期投入不足,难以吸引高质量、高层次入孵企业入驻发展。
2、科技资源集聚困难。作为县级市,受区位和环境等因素限制,导致科技资源与高层次人才集聚缓慢,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一是引进科研院所分支机构难度大,很难为在孵企业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创业中心的凤凰种业、惠民科技等在孵企业目前已与一部分高校院所建立了单方向的联系,但无法获取某些关键性技术的持续支持,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进展缓慢。二是技术型人才需求缺口较大,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缺乏实践锻炼,导致无法快速适应工作,需要用人单位进行较长时间的入职培训,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创业成本。
3、扶持政策无法满足需求。目前各级政府针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大部分扶持政策仅针对发展成熟的孵化器或孵化基地提供扶持,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孵化器或孵化基地的相关扶持政策还不够完备,解决不了孵化器或孵化基地建设初期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同时,虽然农业、发改、经信、人社等部门对于创业企业都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对接受扶持的企业在企业规模、成立年限、职工保险、经营状况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要求,很多初创企业为降低创业成本,没有一套系统正规的企业管理模式,常因达不到条件与扶持政策失之交臂。
三、园区下步工作建议
要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在产业膨胀、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突破,加速园区建设上规模、上质量、上档次。
(一)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加速膨胀园区产业规模。
人才引进和产学研合作方面。针对各在孵企业不同孵化阶段,下步我们深入企业,实时掌握企业动向和新出现的问题及需求。一是充分利用“仙境英才引进计划”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入驻创业。二是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积极加强与园区主导产业相关的高校院所的联系,开展校企合作,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发挥农高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三是积极与人社、科技等部门对接,联合开展面向在孵企业的专利知识等方面的宣讲、培训,同时为创业者提供外出培训机会,拓展企业管理者视野,不断提高在孵企业发展水平。
(二)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及项目投入力度。
一是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多渠道、多方位增加园区投入。二是发挥好融资平台作用,利用与文旅集团合作的蓬莱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围绕园区建设,通过PPP基础设施融资模式,解决建设资金融资渠道。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争取国家现代农业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争取省政府与国家农发行为省级农高区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贴息扶持贷款;争取省农业创投基金。提高园区金融服务水平,激励引导园区建立投融资体系,解决园区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三)在科创中心运行方面,建立管委与城投合作运营模式。
一是管委作为孵化器运营主体,负责创业中心的日常运作、孵化服务、设施维护等工作,城投可以以创投公司身份向在孵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并获得收益。通过以上工作解决在孵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初期资金短缺的问题,促成孵化器、城投与企业的共赢。二是由城投作为孵化器运营主体,聘请专业管理团队责孵化器的各项事务的运营管理。管委负责日常行政管理及行政事务服务。此模式优点在于外聘专业团队拥有丰富从业经验,跳过了团队成长磨合期,能够提供更加专业、有针对性的服务。同时极大的解放了管委的职能,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优秀项目的筛选引进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