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护理干预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孙永乐
[导读] 研究连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

        【摘要】目的:研究连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间由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3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5例。对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连续性护理。分析两组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FVC、FEV1、FEV1/FVC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的FVC、FEV1、FEV1/FVC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GRQ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总评分四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的SGRQ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总评分四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COPD患者,采用连续护理干预方法,可以促进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可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医护人员推广。
        关键词:连续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气道受限性肺部疾病[1]。据统计,我国的COPD患病率高达8.2%,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内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连续护理是以护士为中心,贯穿患者整个住院过程的连续性护理措施。为了进一步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自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由我院收治的13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5例。参照组男性38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65.7±6.1)岁。研究组组男性34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为(65.9±5.8)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参照组给予用药指导、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对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连续性护理,包括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深入了解COPD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科学指导患者的饮食方式、用药方式,针对患者具体病情制定运动锻炼技术,患者出院后的社区护理管理和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等[2]。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变化。采用MieroLoop肺功能仪测定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3]。采用SGRQ呼吸疾病问卷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状况,包括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方面[4]。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采用X2检验组间差异。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差异。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
        研究组干预6个月后的FVC为(2.81±0.36)L、FEV1为(1.06±0.44)L、FEV1/FVC为(75.23±10.90)%。参照组干预6个月后的FVC为(2.45±0.49)L、FEV1为(1.55±0.40)L、FEV1/FVC为(64.69±12.56)%。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肺功能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两组患者SGRQ问卷评分
        研究组干预6个月后的SGRQ症状为(39.9±8.3)、活动能力为(37.5±6.9)、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为(33.9±6.2),总评分为(36.5±9.1)。参照组干预6个月后的SGRQ症状为(53.6±8.6)、活动能力为(49.9±9.4)、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为(49.7±9.1),总评分为(48.1±10.2)。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四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的四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因病程较长,死亡率较高,造成的社会负担较重,COPD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连续性护理是以护士为中心, 主管医师积极参与,护理人员加强护理观念,科学设计护理方案,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都能得到系统性、全程性的护理措施[5]。本次研究表明,连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的FVC、FEV1、FEV1/FVC等数据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SGRQ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对生活的影响、总评分等也都好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通过连续护理方法治疗老年COPD患者,可以帮助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可以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沈莉,刘茗,冯敏,等.肺康复护理路径对COPD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3):98-100.
[2]马丽雅,王敬.PRECEDE护理模式联合歌唱疗法对COPD合并气胸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1):155-157.
[3]陈虹,蒋凤美,吴亚情.激励式护理对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1):49-51.
[4]郝文女,李晓静,李新霞.基于赋能理论的延续护理对COPD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0,34(8):1368-1372.
[5]冯莎莎.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COPD合并重度CO2潴留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0,18(3):136-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