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电盛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 844000
摘要:现行安全生产法及生产规范,均增加了安全标准化的内容,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力企业施工如何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和监督做具体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安全生产;电力施工企业;安全标准化
引言
大部分企业均存在尚未解决的管理问题,例如,前期规划不科学,缺少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无法保证作业风险得到全面预控。另外,管理力度较弱也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对关键环节进行开展时,有关人员既无法对危险点和危险源进行准确识别,又不具备对所设立安全方案加以落实的能力,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自然难以避免。电力企业开展作业的特点,主要是流动性强,这也是导致安全管理效能始终难以得到体现的原因之一,少数管理人员受多方因素制约,无法对危险因素进行及时发现并指出,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当然,地域差异也是应当引起重视的部分。近几年,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电力企业数量骤增,不同企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所处高度均不相同,上述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自然导致了安全管理难度始终居高不下的情况。
1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内容较多。首先,企业应积极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制度,以细致合理的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其次,企业发展过程中需充分结合当前发展实际,确定规范的生产操作流程,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组织生产,从而保障生产安全,推动企业经营与生产的有序开展。最后,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切实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真正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企业生产的安全系数。
2电力企业施工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和监督的措施
2.1加强安全管理
针对电力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1)电力企业应对当前的安全制度进行完善,根据外部市场的形式,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管理,不仅要制定规章制度,还应在实际操作中将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按照规定进行操作,避免出现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安全事故。(2)在电力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检查与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使陈旧的设备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对生产不规范的行为予以整治。(3)电力企业应明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明晰每个人负责的工作范围,做好责任归属工作,保证责任落实到个人,在出现操作问题或设备质量问题时能够做到及时追责,尽可能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由于电力企业的特殊性,领导是整个企业的主要负责主体,对于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应进行严格的监管,使安全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2.2落实主体责任
电力企业应以“预防为主”和“安全至上”为原则,确保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将排查隐患、防治职业病、安全管理作为切入点,结合责任制强调的内容,完成对管理体系进行设立的工作,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确保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这样做所带来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缩小生产绩效和预期的差距;②尽量避免安全事故发生;③为人身安全提供有力保障;④使生产活动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事实证明,对主体责任进行落实,关键是以管理体系得到建立与落实为前提,以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为指导,通过全过程、多角度管控安全生产的方式,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确保上述目标得以实现的核心,则是对安全生产目标加以制定,以组织机构的设立与落实为前提,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个人,借助制度管理的力量,完成对安全文化进行建设并完善的工作。
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所开展工作的重心均为“全员参与”,具体表现如下:①组织动员,扩大影响范围;②定期组织培训,加深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知,从而树立安全观念;③通过实战演练的方式,使现场措施的安全性获得有力保障,为标准化作业注入前进所需的动力;④对样板进行树立,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确保员工热情被充分带动;⑤整合现有约束与激励机制,对员工建言献策持鼓励态度,通过对奖惩进行严格落实的方式,为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3有效预防生产风险
标准化建设能够准确识别重大风险,并对风险加以严格控制,及时排查和处理安全隐患,充分发挥预警机制的作用。企业组织经营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安全生产中的每一个细节,降低生产中产生的各类风险。企业在发展中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也有利于建立科学完善的生产风险预防机制,排查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生产风险防控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推动企业生产的安全、平稳运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市场竞争。所以,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务必严格控制多个环节的运行安全,及时排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而切实提升生产的安全系数。
2.4强化培训提升素质
(1)建立企业、部门和班组的培训管理体系,组织全体员工全面学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要点,并进行相应考核,确保该培训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岗。(2)安排专门人员紧抓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培训工作,通过各类学习竞赛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3)充分运用各部门的各类会议时间学习各项规范条例,同时按照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与具体的工作职责,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各个部门按时开展考核,并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4)在各个班组内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培训,负责人按时召集人员按照规范和标准开展各类学习互助活动;将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总结经验,不断提升,从而实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目标。
2.5开展现场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表由危害名称、风险描述、现有管理/技术要求、安全目视化控制措施构成,并根据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形成评估表,并进一步明确安全目视化应当采取的措施。(1)危害名称:根据国家电投《工作场所作业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电站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数据库,基于现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重点描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存在的缺陷。(2)风险描述: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国家电投《工作场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对电站现场存在风险进行描述。(3)现有控制措施:梳理国家电投《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企业电站检修维护、企业运行(集控)规程等相关规章制度、规程标准中现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4)安全目视化控制措施:提出现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中,可通过目视化实施的控制措施。
结语
总之,通过上文的叙述可知,无论是对电力企业,还是对其他企业而言,开展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工作,均是确保自身获得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另外,相关工作被赋予的价值,还体现在为社会进步提供动力等方面。由此可见,作为一项兼具前瞻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特点的工作,生产标准化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应当尤为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洪斌,张惟中,李海峰,等.电力施工企业安全质量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8(9):97-100.
[2]钱梦迪,赵雪骞,穆克彬,等.层次分析法在电力施工企业安全质量信用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经营与管理,2018(9):101-103.
[3]李菊茹,蔡李荣,党军宏,等.浅谈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HSE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建设[J].大众用电,2017(增刊2):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