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病舒适化治疗中应用STA无痛麻醉仪的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贾静
[导读] 探讨在儿童口腔治疗中应用STA无痛麻醉仪的临床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口腔治疗中应用STA无痛麻醉仪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儿童口腔科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儿童口腔疾病舒适化治疗中结合使用STA无痛麻醉仪,观察临床治疗前后患儿的心理状态、舒适度变化及其治疗后患儿NRS疼痛评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患儿经治疗后焦虑程度(21.88±1.32)、抑郁程度(20.05±2.80)评分明显比治疗前更轻,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后的舒适度评分包括生理维度(13.91±1.04)、心理维度(31.08±1.65)、精神维度(26.10±1.37)、社会文化和环境维度(21.79± 2.17)、整体舒适度(92.88±2.60)明显比治疗前更高,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NRS疼痛评 分(3.88±0.56)显著低于治疗前的(7.45±1.22),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口腔病舒适化 治疗过程中结合使用STA无痛麻醉仪,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疾病 儿童 舒适化治疗 STA无痛麻醉仪
        前言:儿童口腔疾病临床比较常见,其严重危害儿童口腔及身体健康。儿童口腔病患儿绝大部分都需要有创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疼痛感觉。由于儿童对治疗过程中疼痛的忍耐力较差,可能会导致手术治疗过程中断,甚至可能导致术中意外发生。因此,无痛治疗是决定患儿能否顺利安全完成治的关键因素。STA无痛麻醉仪的原理主要是在计算机控制系统辅助下,使麻醉药物的注射速度低于患儿疼痛阈值,缓慢匀速进行注射,消除传统注射方式引起的不适,配合语言交流、轻柔的操作,可最大化减少患儿不适感。本研究在儿童口腔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应用STA无痛麻醉仪,配合必要的临床干预措施,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 年3月至 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儿童口腔科治疗的100例儿童口腔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童口腔病的诊断标准;②签署必要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者;②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③拒绝参与研究者。100例患儿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4~8岁,平均(6.82±1.21)岁。
1.2临床治疗
        临床操作注射麻药前,根据不同患儿的心理状态进行详细解释,通俗语言讲解STA 无痛麻醉仪的临床麻醉效果,减轻患儿的心理负担,舒缓患儿的负面情绪;并提前安装准备好STA 麻醉仪(美国 Milestone 公司),临床治疗开始时指导患儿取仰卧位,使用由内向外画圈法对治疗区域黏膜进行消毒,麻醉仪开始使用时,需再次讲解配合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缓解患儿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常规相应位置消毒后采用STA无痛麻醉仪对 患儿进行口腔局部麻醉注射,麻醉药物选取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商品名称为必兰(Produits Dentaires Pierre Rolland;注册号H20020131;规格 1.7ml/ 支),通过计算机控制麻醉药物的给药量(单牙局部控制在 0.4~ 0.5ml),减少软组织的胀痛感,整个过程保持无痛状态。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儿在临床治疗前后的心 理状态变化,评分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呈负比;采用疼痛评分(NRS)评估治疗后患儿疼痛变化。②采用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评估患儿在临床治疗前后的舒适度变化,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4个维度,共28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进行评估,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同意,4表示非常同意,分数越高说明患儿舒适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版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儿心理状态和疼痛评分比较
患儿治疗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和疼痛评分(NRS)明显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患儿舒适度比较
患儿治疗后的舒适度评分包括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精神维度、社会文化和环境维度、整体舒适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STA无痛麻醉仪在局部注射麻醉药剂时,可以明显减轻患儿局部组织的疼痛感,降低患儿局部组织的疼痛反阈值,通过减轻患儿局部组织疼痛的行为,减弱患儿的临床治疗恐惧心理,以达到儿童口腔病舒适化治疗的目的。同时,在STA无痛麻醉仪使用过程中结合科学有效的临床配合措施,其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显著。本研究结果中,患儿经过临床舒适化治疗后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比治疗前更轻(P<0.05)。患儿临床治疗后的舒适度明显比治疗前更高(P<0.05)。结果说明,在儿童口腔病患儿治疗过程中使用STA 无痛麻醉仪,配合适宜的临床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担忧、恐惧等负面焦虑情绪,改善患儿的临床治疗心理状态,减轻患儿的局部组织对疼痛的感觉,有利于患儿的口腔疾病得到舒适化的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景泉,万阔. 口腔舒适化治疗的协和模式.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 志,2018,11(2): 74-76.
[2]葛鑫,周志斐,张百泽,等. 笑气氧气镇静在牙科畏惧症患儿口腔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8,34(7): 419-422.
作者简介:贾静(1986.07-),女,汉族,滨州医学院学士,研究方向:儿童口腔病治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