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危重症护理服务小组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6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呼吸科护理;观察组实施危重症护理服务小组干预。比较两组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并发症情况、护理前后呼吸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4.7%,高于对照组的76.3%;仅有1例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6例;护理前后呼吸功能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危重症护理服务小组干预,可以改善呼吸功能指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呼吸衰竭;危重症护理服务小组干预;呼吸功能;并发症;满意度
呼吸衰竭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重症医学科危重症类疾病,严重缺氧、呼吸困难、气促、精神神经症状、肺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是该病患者在发病后较为常见的症状表现,该病患者临床病死率水平较高[1、2]。本文研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危重症护理服务小组干预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76例于2018年4月-2020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呼吸衰竭发病时间1-18小时,平均5.4±0.7小时;患者年龄41-77岁,平均56.9±6.7岁;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呼吸衰竭发病时间1-16小时,平均5.2±0.6小时;患者年龄43-78岁,平均56.5±6.9岁。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呼吸科护理;观察组实施危重症护理服务小组干预,① 环境:对患者所居住的环境进行严格管理,尽量保证无菌,将温湿度调节到适宜状态;② 情绪:由于身体不适,大多数患者的情绪会较为低落,需要由专人负责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进行交流,对其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减少焦虑和紧张感,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护工作;③ 健康宣教:由专人负责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服务,使其对自身疾病有充分了解,协助医生进行有效治疗;④ 疾病干预:对患者口腔状态进行及时了解,实施针对性护理,选择适宜的口腔护理液,严格按照呼吸机吸痰的具体流程进行操作,对气囊压力水平实施严密监测,导管要进行妥善的固定,积极评估吸痰效果。
1.3 观察指标
(1)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总时间;(2)对护理服务满意度;(3)并发症情况;(4)护理前后呼吸功能指标水平。
1.4 满意度评价标准
采用不记名打分问卷的形式,在出院当天调查患者满意度,满分为100分。≥8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其余均为基本满意[3]。
1.5 数据处理
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后者以(±s)的形式予以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X2检验和t检验,以SPSS18.0软件处理所得相关数据。
2 结果
2.1 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
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满意度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仅有1例(2.6%),对照组6例(15.9%),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护理前后呼吸功能指标
两组护理后PaO2和SaO2高于护理前,PaCO2低于护理前,组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护理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护理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png)
注:t、P为两组护理后组间比较,t2、P2为观察组护理前后组内比较,t1、P1为对照组护理前后组内比较
3 讨论
导致呼吸衰竭发病的病因相对较为复杂,依据血气分析结果可以对病情进行诊断。该病主要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速度快等两大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会明显加大[4、5]。本研究说明,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危重症护理服务小组干预,可以改善呼吸功能指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路红芳, 王亮.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 26(11): 146-147.
[2] 魏立民. 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对COPD 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8, 24(8): 90-91.
[3] 卢晓娥, 孙媛, 焦红侠, 等. 危重症护理小组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 2017, 25(04): 141-143.
[4] 何山,蔡萍.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1979-1981.
[5] 李远航,文艳红,唐文辉.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8):1095-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