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7名,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5)两组,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采集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能与阿司匹林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能明显提升患者的疗效和降低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急性心肌梗死;联合治疗。
当今,全球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达一千七百万,其中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人占半数以上,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仍在逐年升高,已经成为一种极为严重的常见急危重症。目前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程正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常年的经验可知,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诱因众多,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但多认为与大量饮酒、暴饮暴食、过度劳累、长期吸烟等不良行为有关[1]。阿司匹林一直以来是被用作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药物,阿司匹林通过控制环氧合酶阻断TXA2合成,进而影响血小板发生凝聚来达到临床上抗血栓治疗的目的,但通过长期的治疗经验可知,使用阿司匹林单一药物无法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无害性,故在临床上通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来进行给药治疗。有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可干扰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结合,影响糖蛋白GPIIIa和GPIIh复合物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达到抗血栓治疗的目的[2]。从理论出发,这两种药物均有较强的抗血栓形成及血小板凝集作用,在功能上相互具有辅助作用,故开展关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进行心肌梗死治疗效果的实验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我院目前实验活动阶段已结束,将数据整理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7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5)。实验组中,男性患者8名,女性患者4名,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1.38)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6名,女性患者9名,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62±2.06)岁。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加该实验;②患者均符合WHO关于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③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意识清醒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重度感染者;②合并器质性缺损者;③合并认知障碍者;④溶栓禁忌及药物过敏者[3]。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后均服用阿司匹林,实验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以氯吡格雷进行联合用药。用药之前明确药物安全性,用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身体情况,若出现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给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阿司匹林(进口分装企业:拜尔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21,规格:100mg*30片/盒)初次服用剂量为300mg,次日开始为100mg/次/天,于饭前20-30min温水送服。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进口分装企业: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分装准备文号:国药准字J20180029,规格:75mg*7粒/盒)初次服用剂量为200mg,逐渐减少为75mg/次/天,于饭前20-30min温水送服。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自制疗效评价调查表,由医生为患者恢复情况评分。评分等级分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正常,胸骨后持续剧烈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正常为治疗有效;患者神经功能未能恢复正常,胸骨后阵发轻微疼痛,生活无法自理为治疗无效。有效率=(治疗有效/30)*100%。
(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记录患者在服药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口腔溃疡、消化道出血、胃出血、皮疹、牙龈出血、过敏、恶心呕吐、血肿形成、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30)*100%。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实验组中,治疗有效例数为10例,治疗无效例数为2例,治疗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率为9例,治疗无效例数为6例,治疗有效率为60%。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中,共出现肠胃道反应1例、皮疹1例、牙龈出血1例、共发生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中,共出现胃肠道反应4例、牙龈出血2例、皮疹2例、血肿2例、肝肾损伤1例,共7例,发生率为46.67%。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快、预后差、致死率高的特点,目前在医学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在临床中,患者会出现胸骨后持续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危险病人的生命,做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是抑制该病死亡率的主要手段。阿司匹林具有对抗血小板聚集的功能,被用作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药物,然而阿司匹林会引起诸如消化道出血、胃出血、皮疹、过敏、肝肾损伤等副作用[4]。对患者进行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可加强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此外有研究指出,氯吡格雷治疗也能显著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本次实验结果表示,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更佳,降低不良反应反胜率的同时也做到了提高疗效,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明显减轻患者及其家属身心压力和负担,促进了心肌梗死治疗研究的进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黎黎.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0):1205-1207.
[2]霍志军,王金鑫,王瑞雪,等.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监测和机制研究[J].世界临床药物,2019,37(2):124-128.
[3]郭忠良.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8(16):166-167.
[4]李锦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6):35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