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一个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学生的生命健康关乎我们国家的未来,所以在学校我们应该格外的注意学生的生命健康,避免发生学校的传染病问题,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呢,我罗列了几点措施:
一、学校要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管理机制
(一)建立学校传染病防治的工作制度
各个学校应该按照国家要求,建立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措施,把各部门的具体负责人落实好,一般学校建立的工作制度包括: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制度;学生的晨午检制度;师生的定期体检制度;学校各个场所定期消毒制度;教室、校园的卫生管理制度;个人的卫生清洁制度;体育活动的卫生制度;食堂的卫生管理制度;学生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等。学校一定要落实这些项目的工作制度,因为这是前提工作。
(二)加强学校传染病的检测和工作报告
学校要本着“早发现,在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宗旨,首先学校应该按照制定的《学校卫生管理条例》,根据每个班级的人数,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或者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每日负责学生的疫情报告工作,随时了解全校师生的健康状况;在进行晨午检时,一定要在专人的指导下进行,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健康状况;如果发现可疑的病例,一定要及时的报告给学校,及时隔离,及时的治疗;如果学生有请假状况,班主任一定要询问清楚,是因为什么原因请假,如果是因为生病,一定要追查出病因,然后及时报告学校;在传染病流行的时期,以班级为单位,对每个学生进行排查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都没有问题,如果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要及时的送医治疗;如果学校出现传染病的病例,一定要积极地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的工作,对学校的相关场所进行消毒,及时排查师生病例;痊愈的同学,学校要严格的掌握返校时间,确定百分之百痊愈方可进学校上课。
(三)学校要建立传染病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能够及时应对出现传染病的突发状况,学校应该建立应急预案制度。如果一旦有疫情发生,首先要有专门的人士指挥,有人值班,有一系列的措施,比如消毒措施、隔离措施、防护措施、救护措施等,确保可以在第一时间控制疫情发展,要阻断一切的传播途径,将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
(四)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学校的领导应该了解并且熟悉学校的卫生工作特点,经常听取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对学校卫生状况的管理意见,定期邀请疾控、监督方面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加强对学校的一些卫生管理设备要定期检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尽量避免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可以将工作成绩纳入考核当中去,监督相关人员的工作,把不安全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另外,对不履行相关工作的负责人要严格追究其相应责任。
二、加强健康卫生教育,培养学生和老师的卫生习惯
加大学校传染病的宣传力度,增加师生的公共卫生意识,促进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将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工作转变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这对于传染病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学校可以将传染病纳入教学计划当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比如说开设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对健康知识的讨论会等形式,给学生进行传染病知识的普及,让他们关注并且重视传染病。这样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的宣传工作,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健康意识。
三、注意保持个人卫生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也注意个人的卫生。比如说要经常洗手,勤理发,勤剪指甲,及时的换洗衣服,床单,被罩,枕巾,不要随便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手绢,牙刷,餐具,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养成均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如果发现有咳嗽现象,要自觉的戴上口罩,不吃生冷的肉类,水产品,与动物接触后,要及时的洗手,如果被猫、狗等宠物抓伤,要立即用肥皂水及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并及时到附近犬伤门诊进行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