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在直肠癌造口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杨将林
[导读] 分析个体化护理在直肠癌造口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在直肠癌造口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1-2019.1月内收治的100例直肠癌造口术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50例,使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者在护理后均有一定效果,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干预后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能够提高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有较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直肠癌;个体化;生活质量
        直肠癌造口术主要是治疗某些肠道疾病,比如:直肠癌、溃性结肠炎等。在腹壁做人为开口,并且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从而形成肠造口。主要作用:代替原来的会阴部肛门行使排便功能,改变粪便出口道。在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有一定的效果,而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活中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较好临床效果。本文即分析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1-2019.1月内收治的100例直肠癌造口术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59.85±9.85岁)和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59.15±9.36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
1.2.1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后指导、出院指导以及回访。
1.2.2个性化护理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性格特点、情绪变化、心理特征、病情程度进行多元化护理,根据患者实际状态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心理干预:在手术前,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以关怀的态度,听取患者内心真实想法,正确了解患者心理情况。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评估、辅导、全面指导。信息干预:护理人员在巡房时,观察病人心理状态,积极进行语言引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决心。共同护理:在术后,加强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共同协作作用,以此改善患者由于病情带来的负面情绪,,提高混杂和的生存质量。护理人员应该从患者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灵魂进行评估护理。护士长需要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提高患者或此病的认识,为出院进行早期指导。保证患者在出院后能够适应社会生活。
1.3 疗效标准
   采用胃肠生活质量指标进行评分,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每项为2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50例直肠癌造口术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后,满意23(46%)例,一般10(20%)例,不满意17(34%)例,满意率33(66%),观察组50例直肠癌造口术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后,满意31(62%)例,一般15(30%)例,不满意4(8%)例,满意率46例(92%)。两者满意(X2=2.577,P=0.108),一般(X2=1.333,P=0.248),不满意(X2=10.187,P=0.001),满意率(X2=10.187,P=0.001)。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传统的直肠癌造口术是从乙状结肠直接从腹腔通过腹膜拖出腹壁造瘘,在肠胃功能开始逐渐恢复时开瘘。但是对于传统型的乙状结肠造口术存在一定的缺陷,在需要缝合乙状结肠与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以操作起来相对较为复杂,在手术后容易出现肠梗阻,大便时造成粪便污染,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1]。尽管术后容易给患者带来许多不方便,但是在手术前做好良好的术前护理,术后进行康复治疗,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采用个性化护理,能够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按照需求对患者进行辅导,逐步深入,在辅导过程中,注意追求个体差异性,切忌不管患者需求,只顾进行全面宣传,这样反而会加重患者自身心理障碍[2]。同时对家属心理护理也不能忽视,术前与家长进行和蔼交谈,取得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促使家长配合开展工作,保证患者能够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温暖,从而增加战胜病情的信心。本文即分析对比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研究我们还发现,采用个性化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能够提高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有较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微.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直肠癌造口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6):155.
[2]曾彩云,唐丹,张利凤.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直肠癌造口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5):176-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