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儿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尹萍
[导读] 探讨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及疗效。方法:选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者80例,随机分两组,各40例患儿,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焦虑评分HAMA、抑郁评分HAMD及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HAMA、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儿实施综合护理,不仅能改善患儿情绪,也能促进疗效,可推广。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综合护理;焦虑;抑郁
        突发性耳聋起病突然,患儿首要表现是听力的下降,其次也会出现耳鸣、眩晕、耳堵塞等。突发性耳聋发病以20-40岁人群居多,无性别特征,男女均可发病[1]。治疗突发性耳聋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水肿,挽救神经细胞的存活,扩张血管,也可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或进行抗凝与溶栓治疗。突发性耳聋会使患儿的听力突然受到影响,对其生活会产生干扰,患儿情绪也会因此发生波动[2]。为使消除患儿不良情绪,促进疗效提升,可在治疗的同时对患儿进行良好的护理干预。本研究对发生突发性耳聋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分析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80例突发性耳聋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13岁,平均(8.6±0.4)岁;观察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14岁,平均(8.7±0.6)岁;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3]:①患儿年龄在4-14岁;②符合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③患儿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已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耳聋因遗传、药物作用、外伤等引起。②有耳部手术史。
1.2 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按医嘱用药,做好患儿的情绪安抚,告知患儿忌暴怒狂喜,避免劳累过度,科学饮食,改善生活习惯,预防感冒等。
        观察组用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①心理调节。每日15:00指导患儿做深呼吸训练,与其交流并稳定其情绪,为患儿分享治疗的成功经验以增加信心,将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的消极影响告知患儿,使其引起重视并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
        ②健康教育。为患儿及家属讲解关于突发性耳聋的常识,逐一介绍治疗方法和护理流程,提高患儿及家属的认知度,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并做好配合。
        ③生活护理。主要包括环境维护和饮食干预。维护好病房环境,室内要保持干燥清洁,定时通风,室内避免大声喧哗,保持安静,以免引起患儿烦躁。指导患儿合理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保证充足的休息,提高睡眠质量。
        ④家属配合。耐心和家属沟通,为患儿家属普及治疗方面的常识,提高健康意识,叮嘱家属尽量多陪伴患儿,以良好的态度和语气与患儿交流,消除其担忧和不良情绪,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怀和照顾。通过家属认真配合提升护理的质量。
        ④药物治疗。将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药物使用方法、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注意告知患儿及家属,告知其按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停药或者调整用药时间和用药量。用药期间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注意监测其体征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和主治医生沟通。
1.3 观察指标
        (1)两组HAMA、HAMD评分。分别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对不良情绪进行评分,30分以上者为严重焦虑,25-29分者为中度焦虑,20-24分者为轻度焦虑,小于20分者无焦虑。抑郁评分在30分以上者为严重抑郁,20-29分者为中度抑郁,2-124分者为轻度焦虑,小于20分者无抑郁[4]。
        (2)两组疗效。疗效判定:治愈:听力恢复正常或至发病前水平。有效:听力提高30dB。有效:听力水平提高15-30dB。无效:听力无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SPSS20.0,计量用(±s)、计数检验用t、对比检验用。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HAMA、HAMD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2.2 两组疗效对比
        经护理,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患儿一般72小时内听力会下降20分贝,造成感音神经性耳聋,这和血管痉挛、细菌感染、血管栓塞等都有一定关系[5]。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同时,需要辅助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儿不良情绪。
        本研究在本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儿中应用综合护理,并分析护理效果。研究中的综合护理主要涉及对患儿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指导以及家属配合方面的指导。综合护理的内容更加全面,护理更加细致周到,通过身体和心理全方位干预,能够对治疗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经护理,观察组HAMA、HAMD评分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综合上文,对突发性耳聋患儿实施综合护理,能改善不良情绪,促进疗效提升,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唐园园 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综合护理干预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8 ,13 (3) :270-272
[2]李兰 研究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效果 . 健康之友, 2019 ,22(12) :221
[3]李艳 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效果分析 .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 (2) :112-114
[4]江丽娜 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与治疗效果的影响 . 健康之友, 2019 (14) :5
[5]袁巧 集束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研究 .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9,26 (8) :214-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