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 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在电网系统中,输电线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效果。在传统的输电线路管理工作中,由于大部分通过人力完成检查工作,所以会导致检查不及时、检查存在漏洞等问题。在引进新技术的工作中,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输电线路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日常维护工作的效率,并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进而为电力企业创收奠定基础。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管理;措施
1 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管理的意义
对于我国当前电力企业建设管理工作实施而言,科学的电力监管方式是提高电力企业自身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現有企业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不断调整电力企业管理方式,科学改进电力企业管理办法,为电力企业自身管理工作实施提供帮助。通过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管理,能够转变传统管理方式,可以将新型技术以及新型管理思维应用到电力企业管理中,提高了电力企业管理质量,细化了电力企业管理工作。并且在电力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中,能够借助智能化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开展,提高电力企业线路巡检管理能力,可以及时锁定线路故障点,对线路的故障排除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需求
2.1 保障运行安全
输电线路实施智能化运行维护是保证线路运行安全性的基本要求,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程度提高的必然结果。输电线路从结构上来分析,其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运行安全情况对电网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输电线路一般在室外环境下,运行中要经过各种地形条件及气候条件,还面临外部因素的破坏,加上设备老化、器件故障等影响,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性产生严重威胁。为了使得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得到保障,传统的维护工作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输电线路的要求,因此输电线路开展智能化运行维护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对输电线路开展的智能化维护,可稳定输电线路,对输电线路功能进行维护,实现对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从而保障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
2.2 促进信息化建设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脚步,作为与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的电力企业更是不能落后。其中输电线路智能化的运行维护就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合理运用网络处理方式,可以使信息整合率更加高效,使处理过程更加精准,整个线路的运营状态信息也更加的透明化。电力企业可以第一时间掌握输电线路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对其进行解决。
2.3 输电线路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输电线路的信息化是未来电网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保障输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而输电线路的智能化运行维护体系建设正好契合了这一趋势,这种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依托定位系统的研发、通信技术的改进和传感信息技术的增强来达到保障输电线路持续供电和有效运行的目的。
2.4 输电线路周边环境保护的需要
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体系的建设能够保证其具备更加安全和可靠的运行能力,同时通过总结和分析后对输电线路进行的改进可以有效提高输电系统的输电效率,使得输电系统的损失减少,从而减少对输电线路的建设,减少土地征用,进而保护耕地和环境。
3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管理的措施
3.1 创建输电线路智能化管理体系
想要实现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高效性和稳定性,需要建立完善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利用信息资料的收集,将输电线路运行中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汇总,然后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输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的处理问题,避免输电线路发生事故和故障。输电线路运行和维护过程中采用智能化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效率,节约输电线路日常维护的时间,同时,智能化管理体系使输电线路运维更加科学,是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维护未来的发展趋势。
3.2 构建完善的输电线路智能化处理信息平台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实行智能化管理,首先要建立输电线路信息处理平台,因为输电线路智能化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并需要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传输。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输电线路智能化处理信息平台,利用平台可以使整个电力系统中各岗位人员对线路的各项信息及时的掌握,并将自身的信息分享给其他人,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有助于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进行管理。此外,创建信息化平台还可以促进电力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发展,为今后电力体系全面实行智能化管理创建良好的基础。
3.3 输电线路运维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我国的输电网络十分庞大且分布密集,各输电线路相互连接。由于输电网络运行是在复杂的室外条件下,因此输电线路在运行中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因此,供电企业在实施智能化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不同信息反馈的分析工作,对于紧急故障或关键问题要提前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并建立好机制后要求所有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掌握应急处理方式,保证在事故或故障发生后,供电企业相关人员可以第一时间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将故障排除或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电力企业应建立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事件演练,从而提升相关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掌握应急处理方式。
3.4 创建输电线路高效监控制度
完善的监控制度是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输电线路运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可以完整的体现出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从而便于对输电线路进行维护管理。完善的监控制度是对输电线路中各个监管项目的统一管理,为各种形式的监管体系提供管理的依据,在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之后,可以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3.5 创建完善输电线路巡检体系
智能化输电线路巡查体系是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或地理信息系统,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查,利用卫星定位系统的定位功能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像显示功能,可以完成对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预警,保证输电线路的高效稳定运行。
3.6 提高相关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任何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技术都不仅仅是依靠设备,而关键是在于人员的素质。想要实现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智能化,关键条件就是要具备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从而才能发挥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优势,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证输电线路智能化管理的前提。因此,电力企业要重视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确保所有作业人员在上岗前都具备良好的操作技术和使用先进设备的能力。只有管理及作业人员清楚什么是智能化和自动化,才能落实好输电线路的智能化管理,对数据和信号做出科学的分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中实行智能化运输电线路一方面能够推动其持续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其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因此,目前相关电力部门应当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智能化运输线路上。并有针对性地就输电线路智能化的价值以及作用来做好有关安全性以及实用性等方面的工作,在卫星通信技术以及线路维护等工作的前提下将输电线路的智能化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以此向输电线路智能化迈进。
参考文献:
[1]张 斌. 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12):247-248.
[2]黄吉祥. 强化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管理的策略研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24):157.
[3]姜马超. 李殿俊. 探析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J].环球市场,2016(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