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赵建萍
[导读] 研讨将舒适护理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工作中的效果
        【摘要】目的:研讨将舒适护理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因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而进入本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00例病人为对象,依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列入舒适组和普通组,各50例,普通组行常规护理,舒适组在普通组方法的前提下开展舒适护理,评估两组并发症出现率及护理舒适率情况。结果:舒适组病人治疗期间并发症出现率(12.00%)显著低于普通组(34.00%),P<0.05。舒适组病人的护理舒适率(96.00%)显著高于普通组(78.00%),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病人的护理中,切实运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使病人舒适度显著提升。
        【关键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舒适护理;实践效果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属骨科临床中较严重的创伤性疾病之一,因骨盆前环及后环出现联合损伤情况,并诱发骨盆稳定度显著受损的现象,致使病人行动能力和日常生活受到严重不良影响[1]。目前,骨科医师一般采用外固定手术方式对这类病人进行治疗,经治疗后,病人需长时间卧床休息,但长期卧床易引发褥疮、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便秘等诸多并发症,进而影响了康复进程,并使病人承受更大的痛苦[2]。对此,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病人尤为必要。笔者此次择取2019全年因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而进入本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00例病人为对象,旨在研讨舒适护理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中的作用,现汇报研究情况如下:
1.对象、方法
1.1病例对象
        择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因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而进入本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00例病人为对象,纳入标准:全部病人经X线、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患有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具备手术指征且入院时无合并疾病;病人本人或其家属在知晓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骨盆部位存在炎症感染疾病或者复杂性骨折;存在手术禁忌或凝血功能障碍;伴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依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列入舒适组和普通组,各50例,舒适组:29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20-73(45.8±10.76)岁,致伤原因:26例交通事故伤,19例高处坠落伤,5例砸伤;普通组:3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21-74(45.9±10.82)岁,致伤原因:24例交通事故伤,20例高处坠落伤,6例砸伤;两组病例的各项基线资料经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病人确诊疾病后均行外固定手术治疗,手术操作流程相同;同时,普通组施予常规护理,即护士安排病人在硬板床上卧床休息,尽可能不搬运病人,加强病房巡视,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遵医嘱为病人用药,维护病房环境等。
        舒适组在普通组方法的前提下开展舒适护理,详细方法为:
        ①加强环境护理。护士为病人创设整洁、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合理调整室内温、湿度,定时开窗通风,合理摆放室内物品和用具,将常用的生活用品放于床边,方便病人使用。②健康知识宣教。护士向病人普及有关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疾病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式、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治疗期间需注意的各种事项等,以增强病人的疾病知识认知度,让其意识到治疗、护理的重要性,进而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③心理疏导干预。一些病人因担忧自身病情,易出现焦虑、紧张、害怕等负性情绪,护士要加强和病人之间的交流,结合其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同时予以情感安慰及鼓励,帮助病人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起康复信心。另外,对于疼痛较严重的病人,可采取心理疗法、音乐疗法等方式缓解其疼痛感,以提升病人的身心舒适度。④生活舒适护理。a、体位管理:按照病人的病情状况和个人意愿,将其卧床体位调整为舒适状态,注意定时翻身,并做好防护措施,适时添加衣服,避免着凉感冒。b、饮食指导:骨折病人宜进食维生素、钙质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注意多吃新鲜果蔬,多饮水,以防止便秘。⑤并发症预防护理。a、排泄护理:护士视病人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度活动,注意增加饮水量,有益于病人排泄;日常护理中,协助病人排便,并注重保护其隐私,以增强病人舒适感。b、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鼓励和指导病人进行适当活动,定时为其进行肢体按摩。c、预防褥疮:将软垫或水垫放于病人臀部下及足跟部,定时辅助其翻身,防止受压迫部位出现褥疮。d、预防泌尿系感染:护士妥善固定导尿管,对病人尿道或会阴部进行定时清洁、消毒,协助排尿困难的病人,注意预防尿潴留、泌尿系感染。e、预防肺部感染:教会病人正确呼吸的方法,有助于缓解疼痛,辅助排痰困难者定时清洁其呼吸道,使其有效排出痰液。⑥功能康复训练。手术后2周,指导病人开展功能训练,主要训练踝关节组织及股四头肌组织等,防止肢体长时间保持固定状态,引导病人积极下床开展适当活动,避免出现废用性肌萎缩,并促进康复。
1.3评价指标
        ①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出现情况;②以本院自制的问卷表对两组病人的护理舒适度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护理操作、服务态度、环境管理等多个项目,满分100分,90分及以上为非常舒适,70-89分为较舒适,低于70分为不舒适,舒适率=非常舒适率+较舒适率[3]。
1.4数据处理
        用SPSS23.0软件对该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开展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s)来表示,计数数据以(n/%)来表示,而计量/计数数据之间比较时通过t/2检测,倘若比较差异显著即表示为P<0.05。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出现率情况
        舒适组病人治疗期间并发症出现率(12.00%)显著低于普通组(34.00%),P<0.05。数据详见表1:

2.2两组护理舒适度评分情况
        舒适组病人的护理舒适率(96.00%)显著高于普通组(78.00%),P<0.05。数据详见表2:

3.讨论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多数因外力冲击或意外事故所致,病人发生骨折之后承受着巨大疼痛,且易出现不良情绪,致使其感到极度不适,加之术后需长时间卧床,会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应配合施行有效的护理,以加快疾病康复。舒适护理作为新兴的一种护理方式,其要求护士始终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原则,按照病人病情及心理状态施予个性化的干预,尽量满足其各项合理要求,以提升病人住院期间的舒适度[4]。本研究将舒适护理实践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中,即治疗后从加强环境护理、健康知识宣教、心理疏导干预、生活舒适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功能康复训练六个方面着手,为病人提供系统化、全方位、优质的护理服务,以最大限度提升其身心舒适度,并注意预防各种并发症,通过功能训练促进病情康复[5]。该研究结果为,舒适组病人治疗期间并发症出现率(12.00%)显著低于普通组(34.00%),P<0.05。舒适组病人的护理舒适率(96.00%)显著高于普通组(78.00%),P<0.05。据此得知,舒适护理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疗和康复起到关键作用,效果突出。
        综上,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病人的护理中,切实运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使病人舒适度显著提升,建议推广开展。
【参考文献】
[1]吴玉芬.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25:109-110.
[2]刘燕.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7:168-170.
[3]毕延敏.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1-12.
[4]董莉.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34:237-239.
[5]尤领军. 舒适护理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2: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