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王绍兰
[导读] 本文通过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临床护理,随后进行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临床护理,随后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的探究。方法:对于干预1组来说,采用慢阻肺患者的常规护理。对于干预2组来说,在干预1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对比,干预2组的相关生命体征值相比护理前来说具有一定调整,同时其生命体征较为优良,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护理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其具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呼吸衰竭;护理
        呼吸衰竭作为现阶段临床功能不全的严重表现,同时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机械通气作为现阶段治疗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方式,严重时将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影响整体的效果。对于其急性呼吸衰竭来说,主要可能由于机体损伤、药物中毒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患者呼吸功能异常,同时出现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特点。在现阶段临床中通过临床护理方式进行应用,并进行护理,其探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其治疗时间为2017年1月到8月,共计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对于患者来说,采用随机排列的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对于干预1组来说,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于干预2组来说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慢阻肺患者的年龄平均值在(63.57±1.43)岁。患者的病程时长平均值在(4.58±1.23)年。入选标准:第一,出现慢阻肺疾病。第二,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呼吸急促,患者的动脉氧分压小于正常值,二氧化碳分压大于正常值[1]。第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随后在收治住院后给予机械通气进行应用,在此基础上采用呼吸机进行辅助。
        1.2方法
        对于干预1组来说,采用慢阻肺患者的常规护理,通过进行日常交流,随后住院后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注意事项进行讲解。
        对于干预2组来说,在干预1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
        患者多年纪较大,且长期慢性疾病,患者及家人常常不够重视,往往不配合护理,依从性较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往往自身合并有较多的疾病,易出现其他系统的不良事件,同时对护理也提出了不小的难度,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房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另一方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临床上治疗时需要运用较多药物,且给药方式较为多样,这也使得护理的难度和风险均大大提高。对于此类患者,往往需要选择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较高的护理人员,对于经验缺乏的护理人员不能及时地应对突发情况,延误病情的治疗。病人消耗增多,且胃肠道功能因为疾病及药物双重损伤而常伴纳呆、进食减少而营养不足。患者常常是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好,病情较重来院,易并发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肺心病、心衰、喘脱、肺性脑病等并发症。再则,与此类患者的沟通也较为困难,患者往往表述不清、无力交流或者拒绝交流,家属及患者本人对疾病的了解不够,对治疗提出疑问等等。
        首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开展专项培训,深入学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的护理方法。在患者入院即和本人及家属解释病情及相关治疗措施,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1]。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管理,护理人员培训学习后为患者进行给药,降低用药的失误。加强患者呼吸的管理,及时记录患者的氧流量、氧饱和度、呼吸、咳痰、精神意识状态、皮肤、尿量等情况,调整患者的吸氧流量,帮助患者排痰,加强病房的监护和巡视。加强病情监测、结合各项检查化验指标,综合评估病情。
        对于部分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通过对患者解释无创呼吸机的应用优势,以此来进行患者负面情绪的缓解。通过在床边设置床铃,确保患者有需要时能够及时表达诉求。
        第二,对患者体位进行调整,通过采用半卧位以及维持头颈肩[2]在同一轴线,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护理。对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极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因此医护人员要建立良好关系,通过对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进行针对性沟通,随后进行情绪的疏导。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慢阻肺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等进行评估,包括躯体、心理、社会功能,随后进行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以十分作为满分制)
        2.结果
        通过对干预1组和干预2组的相关生命体征进行比对,具体如下:

        3.讨论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作为现阶段一种肺部疾病,其病程长同时难以根治,对于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情的了解,因此,会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慢阻肺患者的根治。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说,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同时出现气流受阻的现象。合并呼吸衰竭将会加重患者气道阻塞,通过对无创通气进行应用,有效避免了气道功能障碍和二氧化碳潴留对造成患者生命的威胁。通过有效护理一定程度上能够对肺通气功能进行改善,同时有效缓解缺氧症状[3]。
        综上所述,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方式,并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乔红艳.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0):947-948.
[2]王丽娜.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371.
[3]伍绮荷.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04):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