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王雪琨
[导读] 探究专项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专项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对照组45例,实验组予以专项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耳鸣症状评分均有所降低,较之对照组,实验组更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上升,较之对照组,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予以专项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预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专项护理;预后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主要表现出单侧听力降低,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症状,需积极治疗,减少眼球震颤、听力减退等并发症发生。有研究报道,于患者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耳鸣症状,减轻患者不适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本次研究,即对我院部分患者应用到专项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4月我院9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对照组45例。实验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5~69岁,平均(57.47±3.11)岁;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4~69岁,平均(56.59±3.10)岁。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病情监测,环境护理等常规护理。
        实验组专项护理,内容如下。(1)建立专项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主要包括护师、护士长、心理辅导师、营养师、责任护士等,护师负责质量监控,护士长负责工作调配,心理辅导师与营养师负责对患者心理与机体营养状况进行评估,责任护士将收集的信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建立健康档案,遂对患者开展研究。(2)具体实施。1)环境护理。除保障提供给患者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外,每日严格控制探视量,避免影响患者休养,在不违背医院规章制度下,进行温馨环境布置。如在床边摆放生机勃勃盆栽,于床边摆放患者感兴趣类书籍或报纸,帮助患者较好度过闲暇时光,提升其舒适度,减轻耳鸣带给患者的不适。2)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况,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减压方式,如爱好运动者,在不影响病情前提下可鼓励患者进行中强度运动项目,如跑步等帮助其减轻内心压力。针对喜爱书籍者,鼓励患者多阅读自身感兴趣书籍,转移患者注意力。同时指导患者有效深呼吸,协助患者控制情绪,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予以解答,及时消除患者疑惑,嘱咐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亲情支持,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所致耳鸣症状加重。3)健康宣教。采取面对面健康宣教形式,告知患者疾病发生原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手段等,使患者能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减轻内心恐慌感,同时告知患者按时服药、坚持锻炼、保障充足睡眠对机体优势,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4)放松训练 。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护理工作中,每日对患者进行按摩放松,如每日使用双拇指对双耳孔按压,手指置于枕部,拇指节进行一按一松及旋转揉捏方式帮助患者放松耳部,加速血流量,改善耳鸣症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促使其全身放松,心境平和。训练时间为3次/d,20min/次。5)日常生活护理。嘱咐患者每日按时入睡,保持耳朵清洁,禁止吸烟饮酒,积极乐观面对生活面对治疗,保障治疗效果同时提升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1)观察耳鸣改善情况。采取耳鸣症状调查问卷量表,对耳鸣严重程度进行评定,量表满分为21分,分值越高,患者耳鸣症状越严重。
          (2)观察生活质量评分情况。采取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予以评价,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优。
1.4 统计学分析
        软件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t检验、对比,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耳鸣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耳鸣症状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上述评分均有所降低,较之对照组,实验组更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有所上升,较之对照组,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发病一周内为最佳治疗时期。随着临床深入研究发现,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体力逐渐恢复,但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耳鸣症状,增添患者不适同时,患者心理状态较差,生活质量较低,预后效果不佳,因此,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期间予以必要护理干预为改善患者预后关键。
  本次研究,即对我院实验组应用到专项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发现,实验组耳鸣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专项护理在改善患者预后中的积极作用。对其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其首先通过建立专项护理小组,促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再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从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方式训练、日常生活护理等方面对患者展开护理,在减轻患者内心压力同时,显著减轻患者耳鸣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予以专项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预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余茜,李端超,钟时勋.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0,18(2):394-398.
[2]王雅琼.优质护理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2):180-182.
[3]赵佳,温晓梅.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2):125.
[4]易凤玲.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抑郁分析及护理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7):147-148
[5]谢碧梅.预见性告知护理对改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状态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3):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