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蔡昭展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蔡昭展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软基结构作为重要的基础性结构之一,其结构稳定性和加工质量等,对相关工程化的整体性建设具有较大影响。
        广西强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536000
        摘要:市政道路软基结构作为重要的基础性结构之一,其结构稳定性和加工质量等,对相关工程化的整体性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在该结构的施工建设中,需要加强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确保其结构具有稳定性,避免出现软基结构质量较差的情况,而导致整体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在我国,华南地区特别是广东地区软土地基分布广泛。软土路基处理不彻底,对路基产生严重影响,造成路基沉降、滑坡以及路面沉陷等现象。在市政道路、公路工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施工,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有效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等问题。本文简述了软基的特点、软基加固的技术、工艺流程及质量检测要求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施工;加固技术
        引 言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量也随之增多,不断增加的物流和车流也需要城市基础服务尤其是道路工程服务到位。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基加固是众多工序中难度相对比较大的施工环节,如果一旦处理不到位,将会带来路面沉陷等问题。需要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理念来进行软基加固,是提高道路承载力,提升道路使用寿命的重要举措市政道路作为经济文化衔接的重要桥梁,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施工结构的改良。软基加固技术作为基层性建筑,对于整体市政道路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其结构的稳固程度对于后续工程建设而言,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需要加强该工程结构的研究与与加固技术应用。
        1 软土地基的主要特征
        1.1 天然含水量较为丰富
        一般来说,在土质方面,松软土是较为松散的,这是由于其中具有很多细颗粒,包含黏土和粉土。软土地基的种类众多,主要包括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三大类。从电荷方面进行分析,软土地基的正电荷数量与负电荷存在一定差距,负电荷较多,此外,它具有大量的孔隙,这样将促进软土地基对水分的吸收,进而使水分贮存在土体里,最终使软土地达到天然含水量丰富的状态。
        1.2 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能
        对于软土地基而言,它的流动性能比较强。由于重力以及承载负重二者的长期作用,将会使软土地基出现推移现象。如果软土地基處于不断运动的状态下,将会使地基受到一定毁损,甚至造成坍塌的后果。
        2 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的注意事项
        市政道路在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工程建设的整体成本规划,在施工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天然材料实施工程加固[1]。对于工业废弃物和建筑垃圾等相关材料,应尽量避免应用于加固施工中,该类型材料大部分具有较强、较高的腐蚀性和有机物含量,容易对地基加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施软土地基施工前,需要明确施工目的和防范方案,通常情况下,该类型加固工程需要重视下渗情况的预防,同时重视地基结构的抗剪性。此外,地基结构不稳固和液化等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确保地基压缩数值能够维持在一个标准范围内,使其工程项目能够在后续使用中稳定运行。
        市政道路工程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服务类型的建设项目,其质量好坏关系到人民的驾车出行安全,关系到城市运营效率,关系到市政整体形象,因此必须科学施工,严格管理,确保项目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对此在对软基进行加固工作中,要涉及到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表层的软基处理,二是预应力管桩技术的实施,主要是进行强夯加固;三是混凝土管桩的运用,四是通过排水固结来减少孔隙比。一般在软基加固过程中要采用多管齐下的方法来进行,这样才能起到结合作用。
        3 软土地基加固技术
        3.1 表层软基加固技术
        地基的坚固性能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将含水量最大化地降低,这可以依靠表层软基加固技术来完成:第一步,应该挖设一个沟渠,从而使地面积水能够排出去,沟渠深度应保持在50—100cm范围间。第二步,应该挖设深坑,其选址要合理,这样能够使土基的含水量得到降低[2]。

这个环节需要采取地下渗透的方式,当使用完挖设沟渠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填塞工作,填塞物要具有良好的渗水性能,比如砂砾或碎石,这就使得沟渠转变为盲沟,但是不妨碍其排水功能。
        3.2 预应力管桩技术
        以软土地基的具体状况为依据,采用预应力管桩技术时,需要注意其预应力支撑作用要足够强大。在实际应用期间,应对下面几项问题加以重视。第一点,施工前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如果正式施工时出现缺乏施工材料、位置不正确等问题,将会使工作进程受到影响。第二点,明确预应力管桩范围,测量方式要具有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这样才能做到测量工作准确无误,提高测量准确性,从而为施工条件提供保障,使出现施工误差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第三点,在打桩阶段,应该将测量数据作为参考,对施工位置要不断进行确认,最终使施工顺利进行[3]。
        3.3 混凝土管桩加固
        对于我国的市政道路施工而言,混凝土管桩加固应用范围较广。此技术融合振动沉管桩、预应力管桩等技术优势,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应用此技术时,应该找到要加固的土基,而后将混凝土直接浇筑在上面,这项技术十分简便。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工作,需要桩身的强度足够高。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管桩的直径和深度加以重视,这样才能对管桩强度进行保障。
        3.4塑料排水板施工技术
        排除软土中的水分,是软基加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施工环节,而塑料排水板技术则是高质高效解决该环节的科学方法,具有高效排水,缩小软基空隙,提升软基稳定性的优势,得到了施工队伍的青睐和欢迎[4]。该技术的操作方法为首先在需要施工加固的软基地面中树立排水井;其次,在排水井中放置砂垫层,使水分能够实现水平方向向上排除的作用;最后在进行软基的加压工序。
        4 软基结构的不平衡导致流变性突出及软基带来的影响
        软土在道路施工结束之后,会在地震、汽车碾压等外力的作用下,在地球自身重力的影响下,使用时间越长,就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变形。
        而且在软基道路建设过程中,假设不进行软土加固,那么就会出现软土流动的现象,称之为流变性突出。如果不加以重视,进行软基修补完善,任其发展下去,会带来路面坍塌,地基凹陷等质量问题。不仅会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而且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首先,软基给路面带来的最显著的影响是沉降,因为软土本身没有很高的承力强度,在车辆长时间高频率的碾压之后,就会导致地基不稳,带来一连串的负面影响,使工程遭受损失。如果路面材料的配比不理想,还会导致土层不均匀的硬化问题,之所以土层会出现硬化,其关键是施工单位在选择材料时没有结合材料比例,让土层出现不均匀硬化。这也是软基带来地质不稳定,容易受到外力的冲击改变地质结构造成的。另外,软基在加固处理中,容易将水泥,砂石混入地基之中,然而受到地基松软等原因的影响,容易受到雨水的冲刷,导致施工材料被松散稀释,进而让整个路基的紧密型程度不高
        结束语
        本文根据市政道路施工的相关方法、软土地基情况以及应用方式等,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究,在改善软土地基工程的建设工程中,涉及的施工方法较多,并且作用的方向、侧重点和改善项目等具有差异性,在实际的地基加固施工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采用加固施工方法,避免出现施工方法不恰当而影响地基加工质量。虽然当前市政单位已经开始重视软基加固给道路建设带来的巨大作用,但是由于相关施工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再加上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使得该技术在我国道路建设中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在未来的道路建设摸索中,施工人员要做好相应的技术培训教育,政府验收单位要提高路面质量检验标准,这样才能发挥城市道路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杰.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8(6):54.
        [2]王栋.浅谈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与应用实践[J].居业,2018,130(11):82-83.
        [3]卢攀.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建设阶段的运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0(2):58-58.
        [4]陈乡寿.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No.264(08):3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