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实践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韩丽丽
[导读] 目的探究在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在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2例患者,所有纳入对象均为神经内科病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以单双号分为两组,其中的5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的51例患者纳入到研究组,分别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及舒适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研究组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应用在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中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赢得更多患者的满意。
        关键词:神经内科;舒适护理;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满意度
        引言
        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也是各个科室十分推崇的护理方式。舒适护理具有整体性、个体性、创造性,其根本宗旨是使患者身心双方面达到最佳的状态。当前的护理实践中更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而舒适护理就很好地践行了这一宗旨,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患者都身心愉悦,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更高。由此可见,在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是非常有效的。本院近两年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在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较具有很大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探究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及价值,本研究选取了102例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充分证实了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2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所有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其中男52例,女50例,患者的年龄为21-75岁,平均48岁。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以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分别有51例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疾病构成情况,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此次研究价值较高。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方法,具体如下:1)要使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患者由于治疗需要需要长期卧床,再加上疾病的影响,会使患者感到十分不舒服,由此造成患者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对此,护士要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并要正确指导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出现不适症状。例如:对于有左心衰竭现象的患者,就需要患者保持半坐位姿势,以避免患者发生心前区疼痛症状。通过有效的体位护理,患者的舒适度均上升,对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利。2)做好心理干预因为神经内科患者的疾病程度较为严重,所以,患者在生活以及语言方面都存在障碍,很容易出现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这些都会影响到治疗的顺利进行以及良好治疗效果的取得,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护士要多和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同时也要和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家属也应多支持鼓励患者,使患者能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促进理想治疗效果的达成。3)环境护理:为患者制造安静的病房,提高病房的整洁程度,减少病房的杂音,同时将环境温度调整为适合患者的温度。4)生活护理:对患者的生活进行合理的护理,在护理期间语言要轻柔,动作要温柔缓慢,同时在饮食方面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搭配。
        1.3观察指标
        评价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满分为100分,评分结果分三个等级,90分以上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70~90分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70分以下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舒适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仅为(5.3±0.5)d,明显短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为(0.1±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8.2±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研究组中非常满意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不满意例数仅为1例,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舒适护理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喜爱,舒适护理愈来愈变成了一种潮流,使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在患者的心理、生活、饮食、环境等方面进行改进,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有较好的心情,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从临床护理的角度来看,舒适护理是十分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全面配合医生的治疗需要,同时,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接受护理过程中合理的个性化护理需要的满足,致力于提高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的舒适度,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护理工作开展的整体质量,为和谐医患关系的营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将舒适护理方式引入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其对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随着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舒适度的提升,不仅患者的疼痛感能够大幅度降低,与此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也能得到明显的转变,多数患者在接受护理后,消极情绪给康复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减少,治疗效果大幅度提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患者对治疗手段及护理模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为医院的护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需要寻求更新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模式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身心出发,向患者实施整体的、具有个性的、富有创造性的护理措施,让患者身心都愉悦,以收到最佳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赢得患者的满意。在为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过程中,应考虑到治疗和舒适两个方面,医生给予患者治疗措施,而护理人员则给予患者舒适的感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引导下保持身心愉悦,让整个人都处于舒心的状态下,以利于疾病的恢复。为了探究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研究组中的50例患者接受的是舒适护理措施,给予了患者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同时在护理操作上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度。统计结果得出,在住院时间方面,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明显更短,在满意度上,研究组显著较高(P<0.05),结果就充分证实了舒适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此次研究中将102例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实施舒适护理的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舒适度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满意度达到了98.04%,得出的结果与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足以证明在神经内科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该护理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
        综上所述,将舒适护理应用在神经内科护理实践中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可提高医院的声誉及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雪莲.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药,2016,11(1):00098-00098.
        [2] 冯莹.舒适护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31):275-276.
        [3] 李海霞,陈晓珊.舒适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21):89-92.
        [4] 林海燕.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18(8):107-107.
        [5] 张春丽.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4):213-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